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周五菩提暖心电台】留不住的沙,不如随风扬了吧。(附电台音频) Back

【周五菩提暖心电台】留不住的沙,不如随风扬了吧。(附电台音频)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有个富翁恒时为痛苦所折磨,他四处寻找快乐,询问了很多人。后来有个人告诉他:“如果你能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把他的衣服要来穿上,你的痛苦就会销声匿迹。”于是他很努力地去寻找。有一次在寂静地方找到个修行人,看起来很自在,他上前问道:“你是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修行人说:“也算是吧。我现在没有丝毫痛苦,整天过这样的修行生活非常快乐。”富人迫不及待地请求:“我是一个到处寻求快乐的人,听说你有一件衣服,谁穿上就可以摆脱痛苦,请赐给我吧!”“我什么衣服也没有啊!”听了修行人的回答,富翁终于明白了――快乐的源泉,原来并不在于外境。世间人都喜欢快乐,但快乐的源泉,应该从内心上来寻找。


人的欲望永无止尽,如果把幸福建立在外在事物上,即使你跋涉一生,也不一定得到。佛陀在《因缘品》中说,即使天上降下金银珍宝之雨,贪婪之人也不会满足。《方广大庄严经》中说,即使一人独享世间一切妙欲,在内心没有满足之前,他仍然会不断地寻觅。《佛遗教经》中还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快乐。”如果有一颗知足的心,即使人生不完美,欲望不能完全实现,也能有则安乐,无则无忧。


诗人徐志摩曾经说,“我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得之,我幸”这句话可以用在世间任一方面:财富、地位、情感、健康……如果已经得到,这是你的幸运和前世的福报,你应深心快慰;如果得不到,是你命运多桀,不要怨天尤人,也不必沉溺于对未来的忧虑中,杞人忧天。


达摩祖师也说:“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我们对人生的任何一种境遇,应以随缘之心安然处之。就像手中之沙,捏得越紧,它越流失。如果换一种方式,把手掌摊开,细沙会滞留很久。“随缘”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不是懒惰、懈怠和放逸。这是一种愚痴的随缘,并不是佛教所说的“随缘”的意义。


所谓的“随缘”,是指在努力的过程中,对所得到的一切产生一种欣慰感、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基于一种豁达的认识:幸福不是靠殚精竭虑而得,而是依靠前世善业的福报、今世的努力等各方面善缘聚合而得。


我们要追寻真正的幸福,并回报、服务社会,以他人的福祉为终极目标。幸福的范围需要开拓,无限地拓展,遍及人类乃至所有生命,充满世界乃至整个虚空。只要尚有生命正在承受各种物质上、心灵上的痛苦,我们就要不计任何代价和结果,默默不懈地奉献和努力。


我们的能力虽然微小,但我们的心愿无比强大,生生世世,我们祈愿来到世间做同一件事,哪怕只有一个生命因此而改变。


——摘自整理于索达吉堪布《入行论讲记5》第八十四课《人生格言系列4:幸福在哪里》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