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达吉堪布原声:《金刚萨埵百字明》
人总会在有意无意间,做下很多让自己后悔的事,若想忏悔这些罪业,念修金刚萨埵是最灵验的法门。
罪业不是实有不变的,它依因缘而生,故也可依因缘而灭。但灭罪的因缘,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求个饶就可以,它需要对以往的过错真心忏悔,并发誓永不再犯,然后修持专门的灭罪法门,比如观修金刚萨埵、念一定数量的佛号或心咒……如此,未来的苦果才会减至最小,乃至不会出现。
如果一心专注所缘境、不掺杂庸俗语言,一次性念诵108遍百字明,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及所失毁的戒律,一定会得以清净。这是金刚萨埵佛亲口允诺的。
罪业虽无功德,但依忏悔令其清净,就是罪业的功德。
十方无量的佛陀中,金刚萨埵是百尊之尊。
何谓百尊之尊?大家知道,闻解脱里有寂猛百位本尊,一切佛菩萨、空行、护法,皆可包含于这百尊之中,而百尊又可包含于金刚萨埵一尊。简言之,就是十方如来可以摄于金刚萨埵,而金刚萨埵也可以幻化十方如来。
这个关系,就如同太阳与阳光,太阳可以散射无量的阳光,而阳光又摄于太阳。所以,只要你修成了金刚萨埵,也就成就了百尊功德。
尤其是,对于忏悔,金刚萨埵有不共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侧重于摄受往生,让听闻其名号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而金刚萨埵,则是侧重于清净罪业,他曾于因地发愿:“凡闻我名号、观想我、念诵我心咒的众生,无始以来之罪业悉得清净,若不能者,我不取正觉。”如今,金刚萨埵已现前佛果,所以不论是谁,只要肯观修,就必定能净除一切罪业。
《前行》《百咒功德》里都讲过:如果每天早上念21遍百字明,就能加持堕罪,令堕罪所生的异熟果,不会增长;如果一次性念诵108遍,便可酬补一切所失之戒,不会堕入三恶趣。
忏悔是不用问人的,扪心自问,就知道自己要不要忏悔。
我个人特别喜欢修金刚萨埵,虽然从小没有杀过生,在这方面可能稍微好一点,但如果严格按照经典中的标准,“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我们造的罪业应该是非常多的。有些人会说:“我很善良,不需要忏悔,不需要学佛”,其实并非如此。不说严格的,即便用一些基本要求来衡量,也会发现自己的种种不善。
《圆觉经》云:“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就是说我们应当励力忏悔,希求断除憎爱、嫉妒、谄曲和竞争的心。
这里讲到了几种烦恼。
其一是憎恨。平时并不博学的人,跟人吵起架来却特别有口才,甚至在嗔恨心的驱使下,什么都会做。
其二是贪爱。看到好的东西,不管是人、财、物,都想据为己有。这些欲望和贪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其三是嫉妒。别人学得好、长得漂亮、赚的钱多、开的车好,都令自己眼红。甚至别人走得快一点,自己也会觉得:我怎么赶不上他?
其四是谄曲。做事情、谈生意,原本心里想的是一套,口里说的却是另一套。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用各种欺骗性的语言或手段。
其五是竞争。合理的竞争,佛教也是认可的。这里讲的是不合理的竞争:始终处于攀比中,看到别人好,内心就不平衡、不快乐。
在我们的心上,的确有许许多多值得忏悔之处。很多人一边说着“我很善良”,一边在餐厅里点杀这个,点杀那个。一个善良的人,怎么会去吞吃活生生的生命?
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凶恶的人还是善良的人。当你真正用善良的标准审视自己,就会发现,刚来到这个人间时,你也许是善良的,但现在已经成了坏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较坏,就会少了很多傲慢,也才会懂得忏悔。
这将是一次重要的自我发现。
摘 自
索达吉堪布微博|金刚萨埵修法开示
什 么 时 候 低 头 , 什 么 时 候 成 熟
|忏 悔 之 王| 金刚萨埵百字明 嗡班匝儿萨埵萨玛雅 嘛呢巴拉雅 班匝儿萨埵得诺巴 迪叉哲卓美巴哇 色多喀哟美巴哇 色波喀哟美巴哇 阿呢RA多美巴哇 萨儿瓦色德玛美抓雅匝 萨儿瓦嘎儿玛色匝美 泽当西日扬格热吽 哈哈哈哈吙 巴嘎万 萨儿瓦达塔嘎达 班匝儿玛美门匝 班则儿巴哇 玛哈萨玛雅 萨埵阿 om vajrasattva samaya manupalaya vajrasattva tenopa tishtha dridho me bhawa sutokhayo me bhawa supokhayo me bhawa anurakto me bhawa sarwa siddhi me prayaccha sarwa karma su tsa me tsittam shreyang kuru hung ha ha ha ha ho bhagawan sarwa tathagata vajra ma me munca vajri bhawa maha samaya sattva ah
金刚萨埵心咒 嗡班匝萨埵吽 om vajrasattva hum |
来听,这些年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