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说给孩子的话
点击关注“澳洲菩提学会”
走进多彩的世界
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少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黄金时期,幼年时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孩子,生活总是充满变数,懂得无常之意,才能让你处变不惊。
什么是无常呢?本来我生意很好的,但一夜之间我就变成特别贫穷的人;本来一个家庭的感情很好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突然间感情就不好了;或者去年我的身体很好的,今年我的身体一下子就不行了。那么这些呢,我们佛教统统把它称之为是无常。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常的事情太多太多。我经常跟一些学生们说,你们一定要懂得这个无常,你如果懂得无常,在你的生活当中遇到这些的时候,你会勇敢起来的;如果你没有懂得无常的道理,光是口头上说勇敢勇敢的话,但你不一定能坚强起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如果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可能在这个社会当中就很难支撑下来,有些人就是在这种压力面前倒下了。尤其是现在中国的很多独生子,从小父母都是把你当做公主、王子一样来培养,什么都是你说了算,但是到你真正成家立业,好几个家庭的压力全部聚集于你身上的时候,你就支撑不起来。
所以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告诉我们,你在生活过程当中一定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但是你如果没有成功,如果你没有实现的时候,你不能痛苦,因为世间当中的一切并不是心想就事成的,有很多的障碍。
孩子,世上充满痛苦与快乐,遇到痛苦时,你要坚强,恰逢快乐时,你要谨慎谦卑。
佛教也承认人生有很多的幸福,但是说人生是苦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痛苦是大多数,因为人有生老死病的这种痛苦,然而人们很多都是不愿意死亡,但是,到一定的时候有些是突然死的,有些可能就是衰老而死的,那这种现象就是人生痛苦的部分。
我们有些年轻人暂时可能觉得很快乐,但是因为生意的不成功,感情、婚姻、家庭等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还有人际关系等等,这样的话,我们生活当中幸福和痛苦比较起来的话,可能苦比较多一点。
我们现在需要的太多了,如果需要的太多的话,往往都是到不了自己所需求的这个目标。因此人的这种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无法填满的一个大的坑,他的欲望特别大的话,那世界上所有的财产让他一个人拥有,他也不一定很快乐的,他不一定很满足的。
孩子,生活中对身边的人一定要有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很重要。
我经常说,我们的心态如果很善良的话,那外面的世界是很美好的,如果我们的心态很丑恶的话,那么外面的整个世界也不会很美丽的,甚至给你带来各种不同的痛苦,所以从小就要有一种感恩和报恩之心,还要有一种孝顺之心。
我们从佛教层面讲,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非常甚深的一种因缘。我们大乘佛教修行的时候,也是报答父母的恩德,有很多很多菩提心的最深的修法。所以我想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应该对父母、对长辈和对身边的这些人有一种感恩的心。
孩子,从小就播下慈悲心、爱众生的种子,这对一生来讲,比什么都重要!
有些孩子游戏玩耍时,在看见或没看见当中,所杀的生命数也数不清,甚至在夏季手持牛鞭抽打大地时,打死的含生不计其数。
在童年生活里,除了从小就成熟大乘佛性者以外,许多孩子都杀过青蛙、蝌蚪、蜻蜓、蝴蝶、蚯蚓、蚂蚁等。不过,现在的城市里,人口密集、高楼林立,除了学校的水泥操场外,孩子们见不到绿油油的大自然了,所以,杀害小虫的机会可能少一点。然即便如此,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善良的天性,后天也不培养慈悲心,那他小时候会杀小鸡、小鸟雀、小兔,长大后就会杀牛、杀马、杀狮子、杀大象,甚至一旦成了科学家,还可能会制造原子弹、核武器,杀害无量无边的众生。
所以,孩童一定要接受慈悲的教育,至少也应要求他不准杀生,如果杀生就必须惩罚,以令其从小就懂得,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其它众生也是如此,如此可慢慢培养他们的慈悲心。
对儿童来说,如果能得到慈悲的教育,前途必然很光明,否则,顺着恶习发展下去,可能一生就毁了。
去年过“六一”儿童节,我让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放生、念佛、磕头、供灯、唱佛歌、跳佛教舞蹈等,参与各种大乘佛教的活动,以培养其慈悲、和谐、护生的理念。一般来讲,小学、中学的记忆,在人的一生中都不会忘。让孩子从小种下慈悲的种子,这样等他长大之后,即使没有财富、地位、名声,也会具有善心、菩提心,成为一个大乘种性的人,我认为这比什么都有意义。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教言,来源智悲德育网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