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你在忙什么》三十一 | 应该信仰小乘还是大乘?
Back
有声读物|《你在忙什么》三十一 | 应该信仰小乘还是大乘?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pring comes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pring comes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你在忙什么》
作者: 索达吉堪布
现场互动
Q
问:我看过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请您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A
堪布:没学佛时,对万法有强烈的实执,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学佛之后,以中观理论观察,一切法皆为空性,这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学佛到一定境界后,虽然体悟到无一法可得,显现上仍要随顺众生,这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拿幸福来讲,也可以相应这三重境界:首先,没学佛时认为,幸福是真实的;中间,学习佛法后,明白幸福是空性;最后,虽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可在随顺众生时,还承认幸福是存在的。
需要指出的是,随顺众生非常重要!佛陀已证悟了最高境界,但在众生面前,仍像普通人一样托钵、吃饭。许多大成就者也是如此,内心有常人望尘莫及的证悟,但外在的显现还和普通人一模一样。
Q
问:何为小乘佛教?何为大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小乘还是大乘?
A
堪布:小乘佛教,常被认为是南传佛教,在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比较兴盛。大乘佛教,往往被认为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
阿底峡尊者说过:“大小乘的差别,看是否具足菩提心。”具有菩提心叫大乘,不具足菩提心叫小乘。
只想自己离苦得乐,这种发心属于小乘;不仅自己求解脱,还想度化一切众生,这是大乘的发心。
有些人念佛求往生,目的是什么?为了自己到极乐世界好好享受。如此,你修的虽然是大乘法,却有一颗小乘心。
选择大乘还是小乘,主要看自己的心态。如果心力强大,自己能否解脱不要紧,唯一希望众生解脱,就可以选择大乘佛教。
Q
问:在修上师瑜伽时,是否要将根本上师观为莲花生大士?
A
堪布:有两种观想方法。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虚幻休息》中说:“修上师瑜伽时,上师的形象无须改变,上师是什么样,就直接观想那种形象。”也有经论中说,可以观想本体为上师,形象为莲花生大士。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看你对上师有没有如佛般的信心。如果有,可直接观想上师的形象;没有,最好是观想上师的形象为莲花生大士。
Q
问:为什么梦中犯错不算犯错,现实中犯错却算?
A
堪布:按别解脱戒的观点,梦中犯戒虽有一定过患,但因为不具足真实的对境,所以不算真正犯戒。
月称论师说,人有三层梦:一是晚上睡觉的梦;二是现在的人生大梦;三是觉悟前的一切都是梦。
现在我们还没从轮回的迷梦中醒来,如果哪一天你觉悟了,就会发现,自己所造的罪业犹如梦中的罪,从来没对你造成过真正的伤害。
Q
问:我感觉自己上半辈子太苦了,有没有办法改变下半辈子的命运?
A
堪布:做善事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佛教认为,人生的主线是命定的,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大量做善事,命运就会朝好的方向转变。学过《了凡四训》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知道苦是人生的底色,苦的感受就不那么明显了。比如身体患了疾病,病苦虽然难忍,但由心态而导致的痛苦,完全可以消除。
实际上,你们是非常快乐的,如果去监狱看看,才知道什么是痛苦。我去过一些监狱,在许多犯人的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跟亲人交谈一个小时。如今,你每天能跟亲人朋友聊天,这时候不但不珍惜,反而经常吵吵闹闹,若是在监狱里,有一次机会和他们聊天,就非常满足了。
大家应该反思,不要总觉得自己苦。有这样的怨气,会给生活平添许多不开心。外境的好坏、事情的成败,我们应抱着随缘的心态。
当然,随缘不是消极。对于有意义的事,不能轻易放弃,还是要努力去做。
Q
问:我长期吃素,但经常被动杀生,比如朋友请吃饭时要点杀,这该怎么办?
A
堪布:佛教徒一般不会主动点杀。不过,现在的人结婚、过年时大量杀生,有些佛教徒不得不应酬,结果染上了罪业。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多忏悔。
在我一生中,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杀生。小时候,只要碰到杀牦牛的场面,我会尽全力阻止,阻止不了,只好跑开,实在不忍心看到那种惨况。
从因果上讲,杀生的后果非常可怕。倘若经常杀生,且不说本人会感召不幸,子孙后代也受影响。因此,希望大家尽量不要杀生
Q
问:吃素的人可否食用鸡蛋和牛奶?
A
堪布:若是严格的素食者,鸡蛋和牛奶不应该吃。不过,一般来讲,有些鸡蛋不是受精卵,无法形成真正的生命,所以有些素食者也吃鸡蛋。
轮回皆苦,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没有罪业的食物是找不到的,甚至吃米饭和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也难免造业,多多少少有一点过失。
总之,吃鸡蛋和牛奶,间接会给动物带来痛苦,但与吃肉比起来,后果不算很严重,比较容易忏悔清净。
Q
问:佛教提倡出世,儒教提倡入世;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财富,儒教追求现实的东西。您如何评价儒教?
A
堪布:佛教不仅讲出世,也讲入世。像今天的演讲,我就将二者结合了起来,否则,只讲出世的道理,比如空性、菩提心,你们不一定能接受。
儒教也并非不重视精神财富,不过相对于佛教,儒教偏重于现世的关怀,更多是讲如何为人处世、孝顺父母,而对于来世的解脱和度化一切众生,并没有深入剖析。
其实,儒教、佛教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少一个也不行。南怀瑾先生说过:“只有儒释道结合起来,才能给中国人带来全面的提升。如果儒释道缺少其一,就不会圆满。”我本人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平时看书也偏重看古人的书。希望大家也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从老祖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启动线上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