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拥有智慧的因缘是什么 Back

拥有智慧的因缘是什么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8-04-30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佛说稻秆经
获得已连载合集
从此,学习路上不掉队



什么样的智慧呢?我们前面提到的,比如说我想、 一想、一合想。一想对立的是什么?一合想的对立的是什么?最后就是乃至我想和我所想,这一切对立的东西是什么?


比如常,常对立的是无常,我对立的是无我等等,要找到一个这样的智慧。那么当我们的心里无明比较占上风的时候,它的力量、势力比较强的时候,不会产生与它对立的,像智慧这类的东西都不会出现。然后我们的心里通过闻思修开始有跟一想、一合想、常想,跟这些东西对立的智慧产生的时候,产生而且逐渐逐渐地有势力,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一想、一合想、常想乃至我想、我所想,它都可以减弱,最后就能够消灭。


所以我们想解脱的话,就必须要找到无我智慧。像《入菩萨行论》的智慧品里面也讲过了六度,六度当中除了智慧以外的其他的五度都是为了什么呢?都是为了智慧,都是为了智慧而诞生,都是为了智慧而存在。也就是说布施、持戒、安忍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智慧。为什么都是为了智慧呢?因为智慧才能够断除无明,断除了无明才能够解脱。所以我们最终要找到的就是智慧。



我们一再地强调,佛教徒需要找到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智慧,另外一个就是慈悲,除了智和悲这两个字以外,没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这两个字,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学这两个,要学智慧、学慈悲。除了慈悲、智慧以外的这些表间上的学佛,比如说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自己的生活然后去烧香拜佛,到寺庙到佛菩萨面前去做一种交易,这些都不叫学佛。


为什么不叫学佛?现在我们知道了最终需要的是什么,最终需要的就是智慧。因为智慧才能够解决十二缘起的来源、源头。有了智慧,轮回从源头上就解决了。没有智慧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切都跟轮回没有任何冲突,永远都不能解脱。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智慧。但是智慧不会从天而降,智慧需要有产生智慧的这些因素,《稻秆经》一直都在讲缘起,一切都要靠因缘,智慧也不例外。要拥有智慧,智慧也需要因缘,智慧的因缘是什么?一个就是闻思修,闻思修就是智慧的因缘;另外一个福资粮,比如说布施、持戒、安忍,这些也需要,这些因缘都具备了之后就会产生智慧,然后这个智慧就可以消灭烦恼,最后就可以解脱。



所以最终大家必须要想一切办法证悟。在实际的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要证悟、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有出离心、菩提心。


所以为了出离心我们要去修四前行,四加行;为了菩提心要修五加行,五加行当中不仅仅是菩提心的内容,包含的内容更多一些。修五加行和四加行,四加行和五加行这些都修完了以后,这个因缘就基本上具备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闻思修,然后就会证悟,然后才可以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我们这里讲的一想、一合想、常想的这些东西都可以断掉了,断掉了以后十二缘起会停下来,停下来了这个就叫作解脱。


所以十二缘起当中的第一个是无明,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功夫就是为了消灭无明,追求一个超凡的智慧。比如科学、哲学等等所有的这些世俗的学科,从世俗的角度来讲都是有非常非常大的成果,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他们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他们很聪明,很有智慧,但是他们的这个聪明实际还停留在佛教讲的无明这个状态当中,他还没有突破无明,他是很聪明、很了不起,但是他就是没有突破无明的层面,还停留在无明的层面,所以科学技术还有哲学的这些思想,从世俗生活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不能让我们解脱,因为它还在无明的层面,还没有超越这个领域、这个范围。


所以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世俗的聪明可以是无明,不矛盾。还没有超越这个范围。要找到一个完全可以突破、超越无明的层面的话就是无我,证悟空性的智慧,无我的智慧才能够超越、突破。这个就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烦恼。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里。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无明和聪明是不矛盾的

常想、坚牢想、不坏想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一想”和“一合想”?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