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节课
这部《大圆满前行》,很希望今年能讲完。讲完的话,对我来讲,应该说是一生中比较大的一个工程。对你们而言,也是如此吧?
这次讲的时间比较长,刚开始的听众,结束时不知道会剩多少?那些前面一直没有中断、最终也听受圆满的人,我觉得非常不错!作为讲者,能讲圆满的话,我也“亦复如是”。因此,希望大家共同祈祷、努力,圆满这一工程。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你们以后能弘扬这部《前行》。弘扬的时候,像这次这么广讲,对讲者、听者来讲,都不太可能。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快餐”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不要说像现在这样长期讲闻,能在一两个月内讲一遍,也非常殊胜了!因此,以后不论你们在学会、在其他的佛教道场,甚至在极少数人面前,有机缘的话,要好好弘扬这部《大圆满前行》。
当然,这种弘扬,最好建立在自己修持的基础上。如果你光是讲一遍,修都没修过,也不太好。其实不管讲什么,作为讲者,即使你没有百分之百地行持过,但至少对它有非常大的信心和兴趣,不论何时何地都重视它,得过传承,也多多少少修炼过,这样的法门你去传讲,对他人才是有利的。否则,只是理论上讲一下,他人得到的,也不过是“了解”而已。
你们应该知道,对我而言,《前行》的利益是最大的。可以说,我整个人生的转变,整个修行理念的建立,都是得益于这部法。
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个别道友在修行之初不重视前行,好高骛远唯求高法时,心里就自然而然生起悲悯。我很想告诉他们:不打好前行的基础,修什么法都难,得再高的法,也不一定修得成功。
所以,我希望现在的诸位都重视前行。在将来,当我们这一群人离开了人间,当后来的人见到了我们留下的语言和文字,我希望而且也相信:凡是见闻并重视这一法门的人,一定会获得传承上师们的加持,自相续自然与佛法相应,并自在领受传承上师们的一切密意。同时我更相信,无论他们再修任何显密法要,都将易如反掌、垂手可得。
这就是我想要讲的一点感言。
要让你所作的善根成为解脱之因,就应该以回向来印持。
回向时,以现在的善法为主,比如听课、念经、参禅、放生等,再加上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像文殊童子、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 作为因地凡夫,要做到这种三轮体空的回向,是很难的。但只要心里不断作意“文殊菩萨等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自然也能成就无倒菩提之因。],而回向给一切众生,并念诵:
印持你回向的偈文,应该是诸佛菩萨及得地以上的大德的金刚语。
凡夫造的回向文,是不可靠的。有个人对我说:“《普贤行愿品》太长了,‘所南德义……’又太短了,我造了一个只有十颂的回向偈,文字很美,意义也更有超胜之处,希望在学会中多弘扬、多宣传!”
这是凡夫人的分别念,要超过经典,是不可能的。
因此,平时行善之后,一定要用佛菩萨及前辈大德们的谛实语、金刚语来作回向。比如,《普贤行愿品》,《入菩萨行论·回向品》,上师如意宝的《愿海精髓》,以及各教各派公认的大德所造的回向文,念诵这些偈文,一定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这些偈文与凡夫臆造的文字,差别非常之大。
当你造了善根,又有了回向文,那要将善根回向到哪儿呢?
“回向广大菩提因”。以现在的善根为主,再加上三世所积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广大菩提之因。也就是说,要将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愿此善根成为他们成就圆满正等觉菩提果位之因。虽然在现在还不能得果,但一定要成为佛果的因。
回向时这样观想,哪怕是短短一瞬间,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待会儿讲完课以后,一念“所南德义……”,大家心里就可以观想:“以今天我在此听课的善根为主,再加上自他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他们自在成就菩提,愿此善根成为其成就菩提之因。”
这样一观想,接着念诵《普贤行愿品》印持,那善根是非常非常广大的!
好的修行人,也就是上根者,不论他持戒、念经、参禅,做任何善法,都会成为大乘善根;中根者,只想到自己解脱,所以成就的只是中等善根;下根者的话,做再大的善法,也只是人天福报而已。
因此,善根的大小,是随着愿求与回向而定的。
比如持戒,为得菩提而持的戒律,是大乘戒律;为自我解脱而持的戒律,是小乘戒律;只求快乐、不想脱离轮回的持戒,是世间的戒律。虽然受的都是居士五戒——断绝杀、盗、淫、妄、酒,但因为心里怀着不同的愿求,每个人所得的善根就不同,果报也不同。
听课也是一样。有的人一上来发的就是无上菩提心,中间又以无缘智慧摄持,最后回向了圆满菩提,这样整个一堂课的听闻功德,都成了大乘善根。有的人进门时求的是自我解脱,回向的也是独自一人的解脱安乐,虽然同在听法的行列,他成就的就是小乘善根。
还有一种人,他什么都不想,来了就坐那儿,“反正大家都听课,我也来听”,没有善恶的发心,只是在无记状态中迷迷糊糊地坐着。听起课来,要么打妄想,要么东张西望,心思不在法上。甚至躲在柱子后面看小说,最后课上完了,说不定还生了个欢喜心:“终于讲完了,回去睡觉啦!”(我不是说柱子后面的人都看小说。但个别人特别喜欢坐在柱子后面,我就起了点疑心。因为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在上课时偷偷看别的书,自己有这个毛病,就会以此推测别人。)
这样听课有没有善根呢?耳边听受到了佛法的金刚语,这是善根;其他的散乱状态,严格来讲,都是罪业。
因此,在懂得这些道理以后,同样是行善,为什么不回向广大圆满的菩提呢?
很多人不重视回向,认为善法做了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作为修行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做任何大小善事,转绕坛城,或在佛堂里供支香、供杯水,结尾时千万不能忘了作回向。有时间的,可以作广大回向;没有的话,简单一点,四个、六个或者十几个偈颂都可以。但不论广略,一定要回向。
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尽。以前我们讲过,毁坏善根的四因之一,就是不回向,此外还有颠倒回向、在人前炫耀、对所做的善根生起后悔心。
摘自《前行广释》第132课
长按即可关注
官方公众号:zhibeifw 账号:智悲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