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翻译】024 佛教新闻:精神病医生结合佛教理念治愈病人
【智悲翻译】024 佛教新闻:精神病医生结合佛教理念治愈病人
佛教新闻:
精神病医生结合佛教理念治愈病人
BuddhismNews:
Psychiatristincorporates Buddhist philosophy to heal patients
Dava Castillo, All Voices,2012年7月2日
【关键词】理念,正念,冥想
罗伊索博士将佛教理念和实修与心理疗法结合在了一起。
美国,纽约——在佛教实修和学习方面,不二或者说整体性是一种有束缚力的理念,是开悟的关键。一切众生都平等的享有追求幸福摆脱痛苦的权利;因此人们应该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或者说是正念。
约瑟夫·罗伊索,那烂陀冥想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和理事,他写过一本书,叫《可持续幸福》,这本书阐述了约瑟夫·罗伊索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他将传统精神分析学、神经科学和佛学运用于实现整体性的实践。
“我们人类环境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本性为了适应野外生存而调整,然而由于文明的发展,我们正生活在极度非自然的环境下,”罗伊索如是说,他认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压力的主要来源。根据美国之音中的一个采访“压力的本能致使我们在危险的环境下随时准备战斗,或者飞行,或者僵硬。然而,自文明开始接管我们的整个生命,这些应激反应在我们性格中占的比例就越来越少了。”
呼吸急促,出汗,以及肾上腺素激增都是压力状况下产生的应激反应,是对身体健康可能出现状况的示警。
他说:“因为我们真正需要挑战的,不是一个捕食者,而是另一个人类,这个人是我们需要合作和谈判的对象,但实际上我们渐渐不适应了。”
佛教的实修和哲学理念长期运用在解决冲突方面。罗伊索博士认为将冥想、吐纳这些佛教技巧结合到他的医疗实践中,可以重新训练大脑去控制身体的反应从而减少压力,降低抑郁症、慢性焦虑症、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作。
“这个想法就是说如果你提起正念的话,你就能更准确的看清事实,你就能在错误认知和过度反应前就退出,并选择另一种方法【且】去看发生的事情。冥想成了便于教授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加强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中需要保持健康和快乐的那部分。”
讲述个人故事
澳洲原住民非常擅于讲故事。青少年通过“徒步旅行”完成成人礼,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探索“歌之版图”,跨越他们先祖走过的路径,他们模仿着,尽力用自己的英雄事迹建立起根植于传统的人生。
讲述个人故事也是罗伊索博士鼓励病人的技巧之一。“那是我们思维运作的方式。我们的思维产生故事和图片。这些技巧教导我们学习讲述更有建设性的故事,赋予并帮助我们,打造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我们尝试着生存或者惧于被未来束缚的生活。”
这样的方法已经改变了很多罗伊索博士病人的人生。
一个病人如是说:“我最主要的问题是抑郁。通过罗伊索博士的帮助和我们的互动,我已经能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了,并开发了一个网络,与支持我的人建立了更有意义的关系,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这是我人生中对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一场变革。我觉得未来仍有很多路要走,但我已走过了很长一段。”
提起正念的技巧也作用于其他坏境下。例如,已经进入缓解期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常常有PTSD的症状。西医治疗基本不能缓解恐惧和焦虑。
在一项研究中,罗伊索教授60个妇女为期20周的课程,包括冥想指示和小组讨论。事后,大多人表示缓解了焦虑,对生活也更充满希望。“除了固化和治疗这些疾病,重要的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结合西方心理疗法和东方理念是罗伊索博士著作的基础和实践的方向。
如澳洲原住民般,沿途唱着歌曲,可以跨越浩瀚的距离,穿越澳洲的内陆沙漠,罗伊索的病人在学习通过冥想和讲述故事来跨越自己的人生或者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徒步旅行”,过好人生的每一天。
智悲翻译中心
译者:丹秋白马
一审校对:王筱艺
终审校对:巴玛拉摩
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感恩您的阅读,敬请关注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