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德育 >>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Back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连载

第110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中善经义篇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七宝虽多,用尽还归生灭。经文虽少,悟之直至菩提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很多须弥山,以遍满这些须弥山的七宝来作布施,如此福德不可思议。但与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福德相比,不要说全文,乃至仅持诵四句偈,福德也远远超过了前者。布施的福德不及持经的百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亦不能及。”


〖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

这里有两种理解方法:一是以七宝遍满这些须弥山,一是七宝堆得如这些须弥山一样高。


曾经有一位老太太问我:“堪布,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金刚经》的功德这么大?你给我说说。”当时我比较忙,没有能好好地回答,现在我来讲一讲:

一方面,《金刚经》是三世诸佛的出生之处,诸佛菩萨均依此而成就;另一方面,我们若能诵持此经,即是修持了诸佛菩萨之因,最终也可以生起如来智慧。


前面也说了,持经的功德远远超过财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从果报而言,财布施只是人天福报之因,最多令我们得到转轮王、梵天、帝释等受用圆满的果位,而持诵般若经,则可圆满究竟佛果。从证悟方面来说,财布施的善根资粮容易耗尽,而持诵般若经可以证悟空性,解脱轮回的苦海。因此,唐玄宗说:“三千七宝虽多,用尽还归生灭。四句经文虽少,悟之直至菩提。”二者功德实有天壤之别。


有些人做了很大的布施,但若未以空性来摄持,则是生灭的本性,并不是解脱之因。然而,若能一刹那证悟空性,当下即可获得菩提果位,因为它是菩提的正因。《心经》中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祖坛经》也讲:“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所以,财布施的功德,与持经的功德无法相提并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

智悲德育



以善存心 以德存世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

版权归属智悲德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