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以不变应万变,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Back

以不变应万变,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求学的足迹 求学足迹 2022-02-27






2010年6月24日下午,老师在参加第四届“国际慈善论坛”之际,前往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禅学社、耕读社、医学社等社团的众多学生,针对“信仰与人生”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为大众分享了“智信之道”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11月25日。旨在充分发挥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优势,协调与整合全校的宗教学教学与研究力量,组织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服务。



在当今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经济实力日趋不菲,文化底蕴逐渐断代的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日的智慧之旅,我们想带您一起去亲近原北大宗教研究所(现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前身)所长楼宇烈教授。

楼宇烈先生,历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81年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85年9月起)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

楼先生认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正在不断衰减,仿佛怀揣珠宝,却沿街乞讨。故而倡导在全球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应该更热情、大胆地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起一种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要结合新时代背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之后,一定会被它的深邃、智慧所感动。

他认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但对它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解、曲解,需要去纠正。比如说,很多人靠求神拜佛来保佑自己升官发财,其实这些从根本上来说不符合佛教的宗旨和精神。佛教的核心理念是要相信自己,靠自己实现超越,不是靠佛菩萨来成就自己。

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人的生命是一个平衡,身体所有的不适,都是因为平衡被打破了。有两句话‘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很多的欲望、贪婪,都是本来没有的东西,所以要把这些东西去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心态要平和、饮食起居要平和,‘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至于养生,必要先养心,心态好,不为名利所累,什么东西都能放下看开,身体自然就好”。







01
理性的信心

如今全世界有无数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各自的教义,但不管你信仰哪一个,都需要有理性的智慧......这样的信念,并非只是心血来潮,而是发自心坎深处的一种体会,这就被成为不退转的信心。否则信仰特别盲目,带有一种迷信成分,那一旦遇到不太顺心的事,就很容易对所信仰的对境产生邪见。因此,只有建立在智慧、正见基础上的信心,才是最为可靠的。

02
科学与宗教是互补,而非对立


1)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依科技所取得的发明、发现,如果没有宗教指导,则必定是盲目的。科学若没有向善,反而一味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能是人类自己毁灭自己。佛教的悲心广大,涉及一切众生;佛教的智慧超胜,找不到任何瑕疵。

2)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任何一个宗教若想广泛弘扬到世界每个角落,就要适应当代社会,有一定的组织化、规范化,同时,科学能为其教义提供佐证,否则很难为世人所接受。

03
无愧的良心,是床上最好的枕头


现在人有许多黑暗面,就是因为缺乏慈悲心、利他心。

现在的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某些问题,一则可以研究孔孟之道,二则可以修持大乘佛教,有了这种信仰的话,不要说一点区区小事,就算遇到非常大的变故,自己也有坦然面对的能力。

04
信仰的重要


有了它,纵然面对天灾人祸、悲欢离合,乃至各种痛苦,你也不会束手无策。

假如你对佛法有实修实证,那么遇到任何事,都会非常潇洒自在,根本不会耿耿于怀。

信仰宗教的人,不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信仰,你信哪一个教都可以,但前提必须是用智慧去观察,这一点非常重要。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