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 二十三丨《做才是得到》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作者:索达吉堪布
TO do is to get
《第六章 孝顺父母的智慧》
06 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
“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为长寿?”
“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语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
《杂宝藏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往昔,印度波罗奈国流传着一个陋习:当父母年老时,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息。时间一久,竟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
有个大臣非常孝顺,对这条法律实在不能认同,总希望有一天能够改正它。后来这个大臣的父亲老了,他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座密室,将父亲藏在里面,每天以上好的饮食供养父亲。他这份孝心,感动了天神现身前来相助。
天神手中拿了一卷纸,来到波罗奈国王的面前,对他说:“这张纸上有四个问题,如果七日内能解答出来,我就拥护你和你的国家;如果答不出来,我就把你的头劈成七块!”说完,就立刻消失了。
国王紧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议,然而,大家望着纸上的四个难题,绞尽脑汁还是束手无策。随着期限一天天逼近,国王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将问题昭告天下,凡是能够找到答案的人,就能得到最大的奖励——不论有什么要求,国王都会答应。
天神到底给了国王什么难题呢?“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为长寿?”
大臣见到这四个问题,立即跑回家询问密室中的父亲。果然,父亲一一给了圆满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语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
大臣将答案告诉国王,国王顺利通过了天神的考验。国王高兴极了,便问他:“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吗?还是谁教你的呢?”
大臣坦白道:“请大王饶恕,我违反了国法,把父亲私藏在家中,是他回答这四个问题的。”接着他又说:“既然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我别无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法律。”
国王听后深受感动,不仅废除了这条法律,还另加了一条:“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所以,人老了,千万不能认为他们就糊涂了,什么事情都不跟他们商量。老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思想比较成熟,有些老人还有佛法的修证境界,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轻视老年人。
藏地有句俗话说:“老年人是个宝,如果某地老年人多,说明那个地方有福气。”
07 听老人言没错
心思太多,琐事也会随之增多;琐事一多,最后大多不能善始善终;若不能善始善终,则不但于己有害,也会招致别人的嘲笑。所以,不要让心思和琐事太多,是我的忠告。
年轻人教育老年人不合情理,但老一辈教诲下一辈却应当应分。
藏地著名大德土观·洛桑却吉尼玛,为了利益年轻人,曾写过一篇《世间规之忠言》。我特将此翻译出来,与大家分享:
1.心地正直固然很好,但如果过于正直,在此污浊不堪的末法时代,就会像乞讨者的猴子般被人戏弄。因此,把握好正直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2.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固然很好,但如果何时何地都口无遮拦,滔滔不绝地夸夸其谈,那自己内在的一切,就会被别人一览无遗。因此,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3.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固然很好,但如果过于保持缄默,任谁都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智慧,就会像暗暗涌动、却不为人知的甘泉般不起作用。因此,把握好外显与内敛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4.虽然世人都说嫉恶如仇很好,但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起强烈的无名火,就会像看门狗一样,与所有人结仇。因此,不要轻易动怒,是我的忠告。
5.嘴甜心善固然很好,但在这个好人不受待见、坏人称王称霸的时代,过分善良软弱却会被人蔑视与欺辱。因此,掌握好软弱与强硬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6.不贪钱财固然很好,但在这个不名一文的乞丐会遭所有人唾弃、大户人家的走狗却被奉为上宾的时代,适当地积攒一些财物,是我的忠告。
7.短斤少两、不讲诚信的奸商行为,会搅得整个国家都不得安宁。摈弃贪求暴利、实则无义之不良经营方式,君子积财,取之以道,是我的忠告。
8.善于理财固然很好,但如果一毛不拔、吝啬成性,就会众叛亲离、于己不利,像守护宝藏的饿鬼一般孤立无援。因此,掌握好积财与施舍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9.朋友众多、交际广泛固然很好,但秉性恶劣的朋友却会把自己引向邪路,最终毁坏自他,以致双双坠入洪流般的险境。因此,交往的朋友不要搞错,是我的忠告。
10.无喜无忧、心态如如不动的人虽然很少,但若过于喜怒无常,就会遭人轻视、唾弃,以致失却友伴。因此,保持心境的相对稳定,是我的忠告。
11.如果对信任、投靠自己的亲友,都暗中算计,毫无怜悯之心,像野狗一样不知好歹,这种对投靠者都敢欺哄吓诈的人,就是所谓的无愧者。因此,知耻有愧、值得信赖,是我的忠告。
12.当面吹捧赞叹、阿谀奉承,背后说三道四、指责过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张嘴巴吐出两根舌头,就像毒蛇一样可恶。因此,人前人后都不要说得太多,是我的忠告。
13.凡事都唯唯诺诺、点头称是,事后也言出必行的人十分罕见。答应得越爽快,就越容易弃之脑后或拒不执行。所以,不要随便相信那些轻易承诺的人,是我的忠告。
14.心思太多,琐事也会随之增多;琐事一多,最后大多不能善始善终;若不能善始善终,则不但于己有害,也会招致别人的嘲笑。所以,不要让心思和琐事太多,是我的忠告。
15.受到众人恭敬时,要把握住自己;遭到众人排挤时,也要奋发自强。独立自主,是我的忠告。
以上内容,是关于世间法的部分。关于佛法的内容,将在别处宣说。无论是否有人听从,以上所述,都是本人以利他之心而写成的。
愿吉祥!
身体生病了,不能一直拖着,
而要尽快找出病因去医治它。
同样,我们遇到麻烦时,
也不能总想拖延、逃避、推卸,
而应尽快找出它的要害,
然后全力一击把它消灭。
这才是明智之举。
08 最大的孝顺是让父母不再怕死
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拼命地赚钱,希望父母晚年过得好一点。其实,孝顺不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享受天伦之乐,更要帮他们打消对死亡的恐惧。
藏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不识字的老木匠,妻子早已过世,他和孝顺的女儿相依为命。
一天,女儿遇到一群云游的喇嘛,为首的喇嘛为她开示了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激发了她死后往生那里的心愿。从那天起,女儿不停地祈祷阿弥陀佛,心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平静。
后来,老木匠的身体变得很衰弱,已经无法工作了。女儿告诉父亲:“您应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那儿没有痛苦和烦恼。当死神召唤您离开这个世界时,您就可以到达那永远的喜悦和宁静之处!”但是她至诚的恳求并不被父亲接受。
女儿暗自思忖:“阿弥陀佛发愿要接引任何一位忆念他的众生。我确信死后将能往生净土,但我该如何帮助父亲,将他的心也系念在那里呢?”在向阿弥陀佛祈求后,她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妙计。
她对父亲说:“有一位叫阿弥陀佛的喇嘛,住在太阳落山的那边,想请您帮他设计一座壮丽的宫殿,还要您亲自去监工。您可以满足他的请求吗?”
老木匠骄傲地回答:“女儿啊,你看见我推卸过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吗?不论它是大是小,我一定会设计好,然后亲自监督完工。”
女儿非常高兴,知道从那刻起,父亲只会一心想着阿弥陀佛的宫殿。接下来,她告诉父亲要专注于阿弥陀佛,还有他极乐世界宫殿所需要的一切事情……
由于女儿的善巧引导,一开始对极乐世界没有信心的老木匠,因为日日夜夜的挂念,时时刻刻惦记着要去那儿,最终也被阿弥陀佛接引到了他的乐土。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够运用各种方便,让身边的人不知不觉地行持善法。
比如,如今汉地许多人喜欢练瑜伽,倘若你有能力,可以开一个瑜伽馆,墙上挂一幅阿弥陀佛像,要求学员首先观想、祈祷这位“瑜伽祖师”,并把顶礼编排进瑜伽动作。这样,许多人在练瑜伽时,顺便也会积累许多功德。
其实,放眼周围,不少人就像那个老木匠一样,非常执著自己的工作和感情。如果他们能以这种精进来忆念善法,毫无疑问定会解脱。古大德曾说:“佛念若如情念,则成佛有余。”法王如意宝也常说:“如果像思念恋人一样思念阿弥陀佛,朝如斯、夕如斯,此人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一起阅读
我们现在启动爱心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詳細可以加紫瑩查詢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Vivien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