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有问有答】您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碰到要做抉择的时候该如何分辨善恶? Back

【有问有答】您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碰到要做抉择的时候该如何分辨善恶?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12-19

问:您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碰到要做抉择的时候,该如何分辨善恶?

索达吉堪布答:


我们需要学习才能分辨善恶。善,可以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总结。身体方面包括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语言方面包括不说妄语、粗语、离间语、绮语;心理方面包括不生贪欲心、嗔恨心、邪见,这统一叫做十善。与十善相反的即是十不善。所以,从身口意方面讲,佛教将我们的行为归纳为十善和十不善。

 

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将我们的语言、行为做了这么好的一个归纳。虽然现在各个国家都要求讲文明、讲道德,但世间当中依然有很多危机。这些危机就是依靠十不善而导致的。当我们逐个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佛教中所讲到的十善,就是对我们言行举止规范的一种总结。如果想要更细致、更广泛地了解的话,相关佛经中有详细的叙述[如《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等。]。

 

在其他宗教当中,也有对善和恶的描述。当然,个别的地方与佛教有少许不同,但大致意思都是,尽量维护“正能量”,排除“负能量”。人们经常用正能量、负能量来指代善、恶。我认为,所谓的正能量,也就是指身口意当中,对自身、他人的善行。

 

——恭摘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问答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