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慈悲观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Back

【大学演讲】慈悲观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2-11

当然,你们也许特别想听:怎么样保养身体?怎么样让自己快乐?修什么法马上减轻压力?……而一听到所谓的“慈悲观”,不少人就兴致索然、昏昏欲睡。


其实,你们将来在社会上不管做什么,最需要的,就是今天所讲的内容——慈悲。如果没有慈悲的心,没有关爱他人的心,整天不顾一切追名逐利,那你就算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大乘佛教的慈悲,提倡关爱一切众生,这对很多大学生来讲,可能太高了,恐怕很难做到。但即便如此,起码你也应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实际上是每个人的天性,有些人的善心就算暂时被蒙蔽了,但只要后天的方法得当,也可以让它慢慢苏醒过来。


尤其在大学里,如果对佛教的慈悲观有一些了解,比如,慈悲还包括缘众生的慈悲、缘法的慈悲、无缘的慈悲,并将它的教义深入挖掘,同时多学习一下《大智度论》等大乘论典,这对大家来讲,肯定有很大的利益。


退一步说,假如你实在对慈悲没兴趣,也可以先认识一下佛教的智慧。佛教虽然起源于2500多年前,但如今最尖端的天文学、地理学、宇宙学、量子力学、医学、生命学、社会学等,这些内容无不涵摄,而且从中都能找到最准确、最究竟的答案。


所以,佛教的高深莫测,当今许多知识分子需要了解。若能如此,你得到的只有利益,而不会有任何损害。现在有些人喜欢胡思乱想:“我对佛教不能学得太深了,不然,以后会不会出家了?”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在佛教中,有对出家人的教言,也有对在家人的教言。佛陀并没有要求,每个人只要一学佛,就必须看破红尘,到山里去出家。因此,希望以后大家对佛教,不要有这么多的误解,而应正面学习一下许多经论的教义。


这个社会,如果人人有一颗慈悲心,多为他人着想,其实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前几天,甘肃有一辆幼儿园的校车被撞,事故原因是严重超载,只能载9个人的车却装了64个人。这起交通事故,造成了21人死亡,43人受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发后,当地一些领导被停职调查,全国各地开始高度重视校车的安全,很多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


如此亡羊补牢,虽然也很有必要,但如果人们心怀慈悲,经常关注孩子的安全,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许多危险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所以,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慈悲,人人若都有这种理念,把慈悲当成理所当然,就算不能杜绝一切恶行,至少也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所以,今后的学校教育,理应把培养慈悲心这一块放在首位。不然的话,我曾看过一本《道德发展论》,里面就讲了,无论是任何国家与民族,如果完全抛弃了道德观念,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就会经常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天下一片混乱。


你们在座的师范学生,以后有些人肯定会当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想法与行为,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学生,所以,大家不能成天只想着自我,而置社会的利益于不顾。现在不少大学生,只想自己找个满意的对象,组建一个舒适的家庭,钱再赚得多多的,这就是一辈子追求的目标。至于社会需要自己做点什么,压根从来就没想过。相比之下,以前完全不是这样,古人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现在的学生们,谁有这样的万丈豪情?


其实,就算你日日夜夜为了钱奔波,不惜一切代价只想发财,可最终能得到什么呢?揭开外表的繁花似锦,只剩下了内心的“压力山大”。对一个人来说,身体不健康了,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如果教育缺“德”,从而导致了心理不健康,那到任何一个医院去,都无药可救。


所以,在座的各位,今后对道德教育不得不重视。无论你从事什么教育行业,都应想办法教学生怎样做人,灌输一种善良的教育,同时也应让他们懂得孝顺。这方面,可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论语》等传统文化,也可以学习《善生经》、《盂兰盆经》、《父母恩难报经》等佛教典籍。


通过这样的学习,很多人的善心就会慢慢涌现,哪怕帮别人一点点,或是孝顺自己的父母,也完全是出于一种自觉,而不是被动的,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不然,人人眼里只有自己,就像开车时人人都往前冲,最后只会令交通堵塞,谁也过不去。如此,受害者到底是谁?就是你自己。


因此,利他就是利己,无私的慈悲心,是世间上最好的礼物,能带我们步入快乐的坦途。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以及你们将来培养的每一个人,可以将慈悲的阳光遍撒于整个世界,开启芸芸众生的幸福心莲,让每个人绽放出美丽的微笑!


摘自佛教慈悲观与道德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