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具备了这五种因缘,就能够产生视觉。 Back

具备了这五种因缘,就能够产生视觉。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8-09-19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佛说稻秆经
获得已连载合集
从此,学习路上不掉队


如眼识生时


眼识诞生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眼睛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是怎么样看到的呢?


若具五缘而则得生


如果具备五种因缘就能够产生视觉。也就是说具备了五个条件,我们的眼睛就可以看到东西,是这个意思。


云何为五


五个条件,五个因缘是哪五个呢?


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


依眼是什么?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除了外面的光这些东西以外,还有一个依靠的东西,佛教里面叫作眼根。眼根从医学上讲就是视网膜,还有里面的晶状体,还有眼睛最关键的几块物质。眼根本来是物质,这几块叫作眼根,就是说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发挥最关键作用的物质叫作眼根。


依眼,看东西的时候,要依赖眼睛。没有它,即使外面的光等一切条件都有了,但仍然看不见。“依”就是依靠,依靠什么呢?依靠眼、依靠色、依靠明、依靠空,还有依作意。


这个中间都需要有个点,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但是这个点还是需要的,这个佛经上面后面的几个点都没有了,比如说眼和色,色和明中间有个点,后面的都应该有的。第一个是眼,第二个是色,第三个是明,第四个是空,第五个就是作意,就需要这五个。这里讲它要依靠这五个。



第一个,眼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讲了,眼根就是眼,色就是外面的物体。比如说我们要看一朵花,那这个花就是色,就是物质;第三是明,就是光,明就是光;然后是空,这个中间不能有东西隔阂,否则就看不见,不能有什么障碍,就是这个空间,比如说我要看墙壁上的某一个图的话,这个中间应该是空的,我就可以直接看得到。除了玻璃以外,其他东西在中间隔阂会让我看不见,所以需要有空间。然后还有一个作意,下面再解释作意是什么。


眼识得生


五个条件具备了,眼识它才能够诞生。


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


其中的这个“眼”就是眼根,眼识诞生的时候要靠眼根,凭借眼根的力量然后诞生,所以叫作依。


色则能作眼识之境


境就是外境,作为外境。


明则能为显现之事


显现,物质有光才能够显现,没有光则不能显现。黑暗当中我们人类的眼睛看不见,所以需要有光。


空则能为不障之事


没有障碍,如果中间有障碍就看不见。



作意能为思想之事


思想之事是什么意思呢?思想,这个地方不能以我们现在的“思想”的意思去理解。思想的意思,比如说我要去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想看右边、我想看左边,这也是我想看,但不全部是这个。有些时候我没有这种想法,我没有想到我要看左边看右边,但是也会看。那么准确地说它是什么呢?


比如说意识它停止工作了,昏迷状态的时候,比如说光、物质、眼根,都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坏,都在,但是因为意识它不支持了,所以人的眼睛在昏迷的时候看不到。所以需要意识的支持。有意识,正常的时候,虽然不是意识去看,但是意识它没有受到外面的影响,正常的时候是我们的眼睛去看,这两个也就说明,人的意识跟视觉实际上是一体的。


所以意识昏迷了,或者是深度睡眠了,就看不见。所以这个力量叫作思想。这里的思想是这样理解。平时“思想”这个词的理解概念和这里有一点点不一样。“思想之事”,这种思想有些时候也可以就是我想看,我想看一朵花,我想看月亮,我想看电影,这样子的想法有时也有,但不仅仅是这一点。这五个条件具备了,然后就可以看到。


若无此众缘


众缘,就是这五个缘。


眼识不生


眼识就不能生了,其中一个不存在,眼识就不能生了。



若内入眼


入就是眼根。


六触或者六入之前已经讲过了,你们要把十二缘起一个一个的背下来,然后十二缘起怎么样分布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哪些属于前世?哪些属于后世?其中无明是什么?行是什么?识是什么?名色是什么?触是什么?受是什么?这些都必须要清清楚楚的。这样以后,我们下一次讲十二缘起修法的时候有用。修的时候这些必须要全部背下来,不然的话,那个时候去看一下书,然后再去打坐,这个是不可能的。任何的打坐,打坐的时候不能看书,所以所修的这个内容,之前一定要很熟练,这样以后才能够打坐。


我们通过十二缘起可以修很多很多的法,一个是可以修寂止,通过十二缘起可以修寂止。另外一个,可以通过十二缘起修胜观,胜观不是升官发财,是通过这个来修空性。因为我的发音不准,你们不要以为修十二缘起是升官了,可以发财了。


我们通过这个修法可以修很多很多其他的法,但是如果十二缘起都不知道是什么,连十二缘起的顺序都不知道是什么,那这就没办法修了。所以大家要反复地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十二缘起一个一个到底是什么,无明是什么,哪一些属于前世,哪一些属于后世,还有十二缘起当中哪些属于因,哪些属于果,简单地说,前面的都是因,后面的都是果,但不仅仅是这一点,十二个我们可以分前世的因,这一世的果;这一世的因,下一世的果,这些怎么分,都一定要熟练。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科学家都搞不懂的意识,佛教这么讲

物质与精神

殊胜日真的会使我们的功德和罪过翻倍么?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