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 Back

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1-08-03


有的师兄说比较喜欢仪式感,喜欢焚香、净手、跏趺坐后才好好念佛,觉得这样心会比较平静,念佛更相应……这样是很美好,可是大家往往都鲜少能找到空闲去心无旁骛地念佛。所以结果往往是心里乱乱的时候不愿意念,真正平静的时间又找不到,念佛的机会少之又少……


本篇将针对念佛的两个疑问作解答。




疑问

必须要做到一心不乱,否则不想念,念了也没有用?


有人说:“我念佛必须要做到一心不乱,如果心静不下来就不念佛。”


或者说:“我不想念,念了也没有什么作用吧?”


如果能够做到一心不乱当然非常好,如果没有这种境界,也可以在念佛的过程中具备往生的因缘。


即便修一些世间的禅定也可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比如长寿天的天人可以在八万个大劫当中一个念头都不起,但是他们仍然还是轮回里面的众生,引业穷尽之后还是要下堕恶趣。


对此印光大师说:“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


又说:“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生之心。”


即便是得到一心不乱的世间禅定的境界,但是对于一个念佛人来说,如果没有往生的信心和愿心,他也往生不了


因为修持净土法门的人一定是以真信切愿为本,如果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当然很好,但是遣除一个误区——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便不能往生之心



例如有的人会说:

我现在怎么越念佛心越乱?”

我心乱、生烦恼的时候念佛是不是不好?是不是念了也没有作用?”

如果我在生前没有修到禅定的境界,那么我这样念佛能够往生吗?”


能不能往生全凭信愿有无。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或是以极乐世界为归宿的修行人,一定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信心和愿力,脱离了这两点,即便有多么高的世间禅定的功夫,也无法往生,因为因上不具足。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中说:“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


通过念佛号可以让我们的心逐渐回归到正知正念上来,而不是认为“是不是生烦恼的时候念佛号不恭敬?是不是我必须焚香、净手、跏趺坐才能念佛?”有这种恭敬心当然很好,也非常值得随喜。


我们要反复地观察自己,念佛号时有没有信心和愿心,如果在念诵一百句佛号的这两分钟里,心都没有办法落在佛号上,那就很有必要通过念佛来对治目前容易散乱、容易敷衍的状态。要改变对待修行的态度,就要从念一百句佛号开始,慢慢地训练自己的心。



疑问

既然不必一心不乱,那么我随随便便念一念就可以?


印光大师也对这种极端的观点进行了驳斥:“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使信愿真切,决不至泛泛然随便。”


这种想法归根结底还是那个问题,如果你想随随便便地念佛,说明信愿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有真信切愿的人,是绝对不会用敷衍的态度泛泛然随便地念佛


我们要反复地观察自己,念佛号也好、修其他的本尊法门也好,有没有落在信愿上。因为念佛本身可以归纳在信愿行的“行”当中,若只有“行”,没有“信愿”,那么往生的因缘仍然不具足,是很难往生的。



佛陀宣说了佛法,并化现成善知识为我们讲法,引导我们解脱,但是想不想解脱,佛法到底能够利益到自己几分?


还是那句话:“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利益自己,只有自己想解脱才行。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印光大师的这句殊胜教言只有短短十几个字,真正想解脱的道友会记到心里,写在纸上,记在手机的备忘录中,经常去看,去提醒自己。


而目前解脱的心还不太真切的人则会认为:“一句教言罢了,我听得多了。”这种听了也生不起希求之心的状态应该要改变。


殊胜的教言用得上才有价值,那是佛法本具的价值。


作为一个想要解脱的修行人,佛法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作用,取决于自己的信心。想不想按照佛法中所讲的方法去忏悔、去修行,这些都取决于自己。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智法师

《极乐愿文 · 浅释》第十三课




“阿弥陀佛圣号念诵”

发愿最少念诵100万遍(藏文)阿弥陀佛的圣号

炯丹迪得因夏巴  札炯巴央达巴作波   桑吉滚波奥华德美巴拉  香擦洛  巧多嘉森切沃

或者汉文600万遍:南无阿弥陀佛 


长按二维码 报名念诵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