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不能当面指出或在背后评论道友的过失? Back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不能当面指出或在背后评论道友的过失?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7-24



明朗大师在《三戒论注疏》中引用《誓言光明续》的教证说:“所谓的金刚道友,是从获得灌顶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不分离,犹如灯油和灯芯一样密切。”也即是说,从初发心到成佛的漫长道路上,大家一直是非常好的“同学”。


小乘《毗奈耶经》中规定,对一切众生以慈悲心来对待;从大乘来讲,视众生为自己的父母;从密乘而言,对总的金刚道友、近的金刚道友、密的金刚道友,应该像兄弟那样对待,心中应想:“在修行过程中,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成佛,所以平时不能对他们起嗔恨心,不应该观他们的过失。”《前行》中也说,应将道友观为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若能如此,道友之间的和合应该可以做得到。


作为合格的弟子,对金刚道友、甚至上师的眷属,也要同样恭敬。以比喻来说: 


一、无论相处多长时间,都要毫无厌烦之心,始终如一地友好,就像腰带一样。 在藏地,穿藏装没有腰带不行,腰带天天都用得上,我这个腰带就用十几年了,不会今天用、明天不用。同样,与金刚道友相处也是如此,时间越长,要关系越好,不能像世间人一样喜新厌旧。有些人今天认一个上师,过两天把他舍弃了,又再寻找一个新上师;对道友也是这样,今天跟他特别特别好,明天就把他抛弃了——这样做不太像腰带,而像卫生纸。 


二、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事,自己都要放下架子,与他人来往和谐融洽,就像食盐一样。 无论做什么菜,白菜也好、洋芋也好,不加盐是不行的,盐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同样,有些道友在哪里做事都可以,电工也行,挖地也行,打电脑也行,给上师提水、开车也行,干什么都跟旁人合得来。我们学院就有一些特别好的道友,谁都觉得他不错,上上下下都交口称赞。不像有些人,智慧还可以,但人格却很差劲,诚如有些上师所说:人都做不好,怎么做佛? 


三、即便对方恶语中伤、无理取闹,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自己也应尽力忍耐,就像柱子一样。 柱子上面有再重的屋顶,它也会一直撑着。那么,我们遇到别人无缘无故的辱骂、呵责,或者工作上承受很多很多压力,自己也要像柱子一样有忍耐心。 


总之,对于道友,要和睦相处、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云:“和睦相处如腰带,融洽交往如食盐,极具忍耐如柱子,亲近师眷与道友。” 



问:为什么不能当面指出或在背后评论道友的过失?

索达吉堪布答:上师如意宝说过:“如果你是为摄受、引导弟子,指出弟子的过失是应该的,历代金刚上师也是这样做。但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互相评论,说长道短,这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凡夫人之间以烦恼心去评头论足,唯有造口业。


一个人说别人的过失,就像是拿金盘子去沾不净物,他自相续在一刹那被污染了,他自己也就变成了不清净的人。作为修行人,心里应恒时保持清净意乐。

——《入菩萨行广释》



问:金刚道友不和睦,会不会影响上师长久住世?


索达吉堪布答:会影响。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弟子不和合,是上师圆寂的征兆。”以前观音菩萨的化身也说:“金刚道友之间和睦,对上师的长久住世有很大利益。上师住不住世,关键是看他老人家的愿力,但如果道友之间和合,对上师长寿会制造一种很好的缘起!”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入菩萨行广释》


每日箴言



现在有些年轻人,不该伤心时伤心欲绝,不该脆弱时脆弱不堪,平时看起来似乎很健康强壮,说起话来也洋洋得意,但是遭受一点点挫折时,立即就灰心丧志、一蹶不振。其实这非常不好,佛教讲人要勇敢前行、精进争取,这很重要。


-- 索达吉堪布



致朋友:


澳洲(菩提)佛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