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安忍的必要
身心的痛苦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其他因素偶然引起的众苦,比如因为他人而发生车祸;
第二种是不论修道与否,由宿世恶业引起的众苦,比如天生体质容易过敏等等;
第三种是由于修持善法才会发起的众苦,不修善就不会产生,比如修持般舟三昧,九十天常行不坐不卧,这是修般舟三昧才会有的苦行,不修就不会有。
“
BUDDHADHARMA
不修安忍的过患
从无始劫以来,我们所造的恶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痛苦的因就含藏在我们的八识田当中,一旦因缘和合,苦果就会现行。
痛苦降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如果在苦果成熟时我们不能转为道用,又与无明烦恼结合,就会引发嗔恨或怯懦,这时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比如,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开始不知道自己的病症,还没有什么,一旦检查报告出来,知道自己得了重病,心里面天天想:“哎呦!我怎么办,我要死了!”一直分别执著,什么事都做不了,常常陷入恐惧、忧虑、绝望之中,致使痛苦加深、病情恶化得更快了。不到几天,人就明显衰老了。这说明心理的作用很大。
如果没有安忍的力量,痛苦降临时,心就会不由自主地缘痛苦分别执著,结果只能是苦上加苦。这样只会伤害自己而已。
除了让自己更加痛苦以外,不修安忍还有极其可怕的果报。嗔心一旦生起,就会火烧功德林;而内心怯懦,就会从大乘道中退堕。
很多人遇到突如其来的痛苦和违缘时,因为缺乏修安忍的基础,很容易退失道心,不想闻思修,不想行持善法。
“
BUDDHADHARMA
修安忍的必要
经论当中都说,三界六道纯粹是苦难的蕴聚处,就南赡部洲的人道众生来说,四季寒暑的变易、风霜雨雪的侵袭、各种疾病的困扰、他人的打骂和加害……种种的伤害苦难连续不断,每个人都有重重的身心苦恼。
很多人没有修安忍,一遇到对境马上生起嗔恨心,越说情绪越激动,嗔恨心越来越大,这样对自他一点利益都没有,这就是不懂修习安忍的原因。
如果能事先学会安忍的方法,依靠安忍的力量就能将痛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不会引发内心更多的负面情绪。
如果能进一步将痛苦转为道用,就能把苦受的程度降到最低,并以此积累功德,成为修行的助缘。
可见,如果我们不能修安忍,一定会增加我们的痛苦,而安忍则会减轻痛苦,增上功德。这就是修安忍的必要。
其实,痛苦是一种实执或者说是一种错觉,它只是人们心中误执的一种感受,和外境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同样的外境,随各人心情的不同,也会引发不同的感受。
比如看到一朵花,有的人觉得它非常漂亮,心里特别高兴,观想供养三宝;有的人说:“哎哟,就是一朵小小的花,你那么激动干吗?”
又比如我们用一块石头,如果去击打脆弱的瓦器,瓦器必然会破碎;如果去击打坚实的铁器,铁器不会有任何破损,而石头也会破碎的。
如果自心就像铁器一样坚强,就不会被外境所摧毁而引起痛苦,但是一个人内心脆弱无力,外境小小的困难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感受。
所以诸多善知识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苦乐皆具虚伪性,知调心否为要领,烦恼盛衰亦虚伪,对治强弱为要领。”
苦乐其实特别虚伪,不被外境所转从内心调整是特别重要的;烦恼的炽盛或微弱也是一样虚伪,关键是看对治的强弱,我们一定要明白怎样去对治它。
“
BUDDHADHARMA
修安忍要循序渐进
《大智度论》说:
“复次,菩萨大心誓愿:若阿鼻泥犁苦,我当忍之,何况小苦而不能忍?若小苦不忍,何能忍大?”
菩萨发大心立下救度众生、成就佛果的誓愿,即使是五无间罪那样大的痛苦自己都能忍受,何况小苦不能安忍?如果连小苦都不能安忍,怎么能安忍大苦呢?所以,对目前能修的安忍现在就应当开始修习,从小的痛苦渐次串习,才能安忍大苦,必须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应将安忍视为证得圣道的扼要或关键,现在就从小的痛苦开始修持安忍,暂时不能安忍的,也要发愿将来能安忍,从意乐上思惟串习。
这样不断修持,不断地去串习,自己在面对痛苦时就有能力转为道用,从而保证修行精进不退。
此外,对于修行善法产生的痛苦,我们也有必须安受的理由。
如果修行中没有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的决心,就难以成办圣道。经云:“不作难苦行,不得一切智。”为了求得一切正法,菩萨可以安忍大大小小的一切苦行。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