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观修空性的两个误区 Back

观修空性的两个误区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9-02-11



在具体观修之前,我们身体的姿势、毗卢七法排出污气、祈祷佛和上师、发菩提心,这些打坐的方式在《慧灯之光》的《出座与入座》里面讲得很清楚了,其他佛教的书,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书以及前行的书都讲的很清楚了。


静下来,发菩提心,上师化光融入自己这些都做完了以后,然后我们开始修空性。开始的时候要观修,先不要止修。修之前必须要有观,观就是观察,通过这些推理的方法反复地去观察。有些人说:我修人身难得、无常的时候,一下子就思维完了,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时间的长短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有这种结果,时间再短都没问题的。


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对空性的认知,这也叫作初步的证悟,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证悟,还不算真正的证悟。比如说我们用这个方法去观察的时候,最后深深地体会到“我”是不存在的,必须要有这种结论。


《慧灯之光》里面也讲过,我们观察的有些时候,没有找到“我”的存在,也没有得到“我”不存在的结论,这样就是没有找到,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结果的。必须要知道这是失败的观修,一定要重新去观察。


那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我”是存在的这种结论永远都不会有,如果有的话,我们肯定是逻辑上错了,推理错了。



但是这个时候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没有结论了,在没有结论的时候,我们就以为是证悟了。因为我没有找到什么呀!所以我认为我证悟了,其实不是。就像修的时候把发呆和禅定弄错了一样,没有找到结论跟找到无我的结论这两个没分清楚也是一样,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到底是没有找到结论还是找到了没有“我”的结论,这是不一样的。没有找到什么结论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观察了很多,但是结果就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找到。到底“有”还是“没有”,也不敢下结论,思维混乱了。找了很多,用了很多方法,但是有“我”还是无“我”没有任何结论。这个不叫禅定,这是失败的结论,如果这样的话,那要重新去找结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这两个都是误区必须要弄清楚。一个是止观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感受,就是静下来的这种发呆状态,这个不能认为是禅定,也不是修行;另外一个是认识上、见解上的错误,见解上的错误观察了以后,最后没有找到什么东西,没有空性的感受,也没有“我”不存在的见解,就是没有找到什么结论。我们以为这是无我的见解,其实不是,这是没有找到任何的答案而已。



这时候要重新去观察,重新观察的时候,比较成功的结论是什么呢?深深地体会到“我”是不存在的。有些人这时就是心里发慌、害怕!难道我真的不存在了?很多人也说:“我修空性的时候就很害怕”等等的。这是正常的情况,为什么?因为之前我们一直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然后现在我们突然发现,“我”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抓取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会有害怕、恐慌、恐惧感,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这时不需要恐惧,本来就是这样子,过去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实际上不是过去有“我”,现在才没有“我”,一直都是这种状态,这不需要恐惧的。


这没有什么很复杂的东西。只要观察的结果是深深地体会到“我”是不存在,或者有这一切物质是虚幻的感受,那就是成功了,然后立即就要停下来,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简单地说,就是要延续这个心态、这种感受,延续保持这叫作修。如果没有这种感受,那就是要反复地去思考,很简单的。


止修的时候,是修行修得比较成熟的时候了,我们一关注空性的时候,我们的心立即就进入到空性的状态当中。一开始就有空性的感受就不需要去观察,这时候要静下来,不要去思考,思考太多就会扰乱这种状态,要停顿下来。


停顿的时候,有一个诀窍性的东西,大家必须要记住这一点,一定要好好去修。对不是诚心实意修行的人来说,这些诀窍是不允许公开的,不能公开的意思并不是说这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是因为诀窍的东西,要保密要有神圣感,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所有的东西都公开了,很多人也不修,只是听听而已,这样的话,这些东西慢慢会失去它的力量,所以是不允许公开的。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对禅宗和大圆满的两个误解,你有么?

观修与止修

禅定修得好,烦恼就少了,但不一定就是证悟空性哦!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