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弟子规78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Back

弟子规78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求学足迹 2022-06-15



上前去见长辈,步子要快,告退时要慢;长辈问你话,要站起来回答,而且要看着长辈,不能东张西望。

进退之间要合乎礼。当你去见老师时,心情要愉悦,动作稍快一点,慢吞吞地好像不愿意去,有些不恭敬。而告退时不能太快,巴不得离开一样,“啪啪啪”跑掉,也不行。因为刚刚得了教诲,多少有些依依不舍,慢慢离开,这样比较恰当。当然,也不能太装。

见面过程中,长辈问话,要站起来回答,而且目光要专注地看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前不久有几位老师来见我,带来十几个孩子,有些表现挺好,有些不行。

我问一个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他不回答,也不看我,光顾着和别的孩子闹。问了两遍都这样,我就不问了。这说明老师没教好。按理说,他们应该对我恭敬才对,我是他们老师的老师嘛。

当然,他们是第一次见我,我理解,老师们也不懂,学了《弟子规》后要好好教他们。下一次再问“你叫什么名字”,要马上回答,“我叫胖胖”……这样多好。

汉地这方面教得好,孩子懂规矩,非常可爱。

说到底还是教育问题。父母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听话也是教的。听话的人绝对不笨,听话的孩子,对长辈有恭敬心,将来到了老师、领导、上师面前,一定是有问必答、有令必行,成长得很快。

还有就是眼神。一个人的心清不清净,有没有定力,从眼神就能反映出来。所以,对话时要专注,视线飘忽不定会让人起疑,“这是不是个坏人?”或感觉不礼貌。

现在人交往很讲究礼节,国内国际都一样,为生存也好,为提高人生品质也好,很多人在学这些。

小行为有大道理,要学。





欢迎大家以学习心得方式参与打卡,刊登后即可获得精美礼物。

邮箱收稿:qiuxuezuji2022@163.com
字数:600字以上
内容:请结合如何将弟子规运用到自己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