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德育 >> 心与佛 Back

心与佛

智悲心语

18 November 2018

最好能每天不间断地修上师瑜伽。如果是修行好的人,除了规律性的念诵以外,平常生活中也会时时祈祷上师,甚至像前辈大德一样,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观为上师的加持。这样的话,在上师的幻变游舞中行持下去,自然而然会现前证悟的。


—前行广释—



心与佛


麦彭仁波切所著的《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极其重视,他老人家要求当时的弟子和后来的有缘弟子每天都要念一遍,我们很多人发过这个愿,至今每天都在念诵。《仪轨》中讲了许多功德,但只是简明扼要的阐述,若欲详细了知佛陀因地时为众生的发心及与佛陀结上善缘的利益,《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具体介绍。

 

为了让大家明白祈祷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功德,下面从《仪轨》小字部分开始作字面解释,之后我们一起作简单的共修。

 

首先,为什么要修学这个仪轨呢?原因是这样的:

 

如《三摩地王经》云:“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

 

佛陀在经中亲口宣说:任何人散步也好、安住也好,在行住坐卧的过程中,若能一直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陀会恒时住于他面前,赐予加持。

 

除了自己的心以外,佛陀并不存在其他本体。一个人如果对佛陀生起信心,能清楚地明观佛陀身相,那他的心念就是佛陀,此外没有一个佛陀从遥远的地方飞到你前面,然后又渐渐消失。按照上上乘的解释方法,正在想佛的念头,其实就是佛陀。

 

前不久也给大家讲过,你何时想起莲花生大士,此时你的心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观经》中也说:“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此应该认识到,释迦牟尼佛就是你的心,显宗与密宗的说法一致。

 

又云:“身体宛若纯金色,世间怙主极庄严,何者之心专注此,菩萨彼者即入定。”

 

《三摩地王经》中又说,身体宛如纯金般的佛陀身相,不管在哪个修法中都显得非常庄严,这就是世间怙主、三界导师、轮回引导者与皈依处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若能心专注于此,此菩萨即是入定。

 

个别道友不太会坐禅,经常起分别念,入定比较困难。其实也不用担心,只要你在前面放一个佛像(可以是唐卡、画像、塑像等),将心一直住于佛像上,眼睛也一直盯着,闭眼时心里能清清楚楚地明现佛像,这就是最好的一种入定。

 

我经常也是这样,当分别念涌现或者产生烦恼时,就放一个佛像在前面,心里一直观想,眼睛也一直专注。过一会儿,依靠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自心会慢慢平静,暂时起到平息烦恼的作用,而究竟,哪怕一瞬间缘佛陀的功德,对今生来世都无法估量。

 

概而言之,之所以要修此《仪轨》,作者引用了两个教证,从而得出的结论是:第一、行住坐卧要想着佛陀;第二、坐禅时也要想着佛陀。汉地很多寺院打禅七时,中间都摆一尊佛像,参禅者可以时刻看到佛像,心里一直观想,眼睛一直盯着,这种传统非常非常有功德。大家平时在家里时,也应该这样缘佛修行。

 

——《入行论讲记》释尊仪轨讲记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属智悲德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