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331.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每日一颂】《中论》
Back
331.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每日一颂】《中论》
二十二观如来品
戊五(抉择轮回为空性)分二:一、破轮回相续之果;二、破轮回相续之因。
己一(破轮回相续之果——观如来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如来成实存在;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辛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分二:一、如来离一切戏论;二、执著戏论不见如来。
壬一(如来离一切戏论)分四:一、离空等四;二、离常等八;三、离如来有无;四、离如来灭后有无。
癸四(离如来灭后有无):
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
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
在这样的空性本体中,不可以思维分别如来灭度以后是有是无。
前面以各种理证已经抉择出,如来等一切诸法的本体皆为空性。在这样的空性中,不可以思维如来灭度以后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如果有“如来灭度后存在”之念,就落入了常边;如果有“如来灭度后不存在”之念,就落入了断边。当然,更不可思维既存在又不存在,或者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会有更多过失。
这一颂和上一颂共同宣说了如来灭后有无等四个无记法。至于最后两个无记法——身体和命是一体、他体,颂词说的不是很明显,但宗喀巴大师和果仁巴大师的讲义都说:依靠上述推理能够了知身体与命一体异体皆不成立。总之,以这三个颂词已经宣讲了十四无记法。
这里借用十四无记法来分析,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执著,分别我和世间存不存在、佛陀存在不存在……《显句论》云:“智慧浅薄者才分别常无常、有无、空不空、遍知非遍知等”。实际上,究竟的如来远离了一切戏论,非分别念所能揣测。与十四无记法对应之后,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悟此理。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