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教言 >> 你应该学习避开干扰修“止”的五种过失
Back
你应该学习避开干扰修“止”的五种过失
一、懈怠或对于修“止”不感到喜悦: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思维修止的利益,激起修止的热忱。
二、缺乏清明:有时候,即使你很精进,却因为不明白禅定技巧而缺乏清明;有时候是你忘了教法,或者是从开始就没有完全了解教法。
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一再地听闻教法或开示,尽可能完全弄清楚修行的技巧。
三、昏沉失念:即使你非常清楚修行技巧,有的时候心还是非常呆滞,连这些技巧也懒得用,甚至忘记自己正在修什么。对治失念的方法,就是提起专注和警觉心。
你也应该记住修“止”的效果,使自己对修行产生欢喜心,让它产生难以抵挡的吸引力,把沉闷转成活泼的状态。
四、掉举:有的时候你的心变得太活动,东奔西跑,而需要加以节制,以警觉心、出离心和悲伤心让这种兴奋骚动的情况冷静下来。
五、没有善用对治:另一项过患,就是当心受到干扰时,没有善加对治。你必须去对治它,一旦对治法驱除不良状况后,应该立即回到“止”。
误用对治法的情况有二:一是对治之后没有回到“止”上面;二是迷上了打击障碍这件事,反而开始期待障碍,而没能专注在真的修行上。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对治方法本身成为修“止”的障碍,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你就应该试着专注于不偏不移的状况。
在实修上,有些人喜欢有个专注的物体在,有些人则不喜欢。最好是对于两种技巧都很熟悉,根据不同时间的需要,选择一种。
根据传统,拿来做专注目标的东西有很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一尊佛像、一瓶花、一朵花,甚至一片花瓣。
你也可以专注在美妙的音乐上,但音乐通常有太多旋律,不太适合集中在一点上。一旦你的心非常宁静,可以使用音乐,但不推荐初学者这么做。
出入息常被用来当作练习专心的对象,然而对于心像猿猴东奔西跑的初学者来说,最好是使用看得见的东西,特别是美丽的东西,例如一朵花,这样你的心便会很自然地受到它的吸引。
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