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19日,老师受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邀请,为与会听众分享有关“佛教与信仰——梦幻的人生”的主题相关内容,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1980年由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合并创立,是一所QS现阶段排名全球第八、亚洲第一的世界顶级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位于新加坡共和国,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成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1912年,该校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共有17所学院,分布在新加坡肯特岗、武吉知马和欧南3大校区,提供跨学科跨院系的广泛课程,在全球设有12所海外学院。[59]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
雨果(VictorHugo)说过这样一句话:“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也许他的说法有些绝对,不过,没有信仰的人,行为上很可能没有约束,道德水平也不一定很高。表面上来看,自由思想者很潇洒,但实际上,这也意味着他们在行为上没有任何约束,很可能为自他带来伤害。无论是关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种种现象,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佛教理论都可以解释清楚,甚至佛教所讲的一些甚深道理,科学到目前都望尘莫及。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就像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就像瞎子。”为什么人类经常面临一些极其可怕的处境?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正面的宗教指导。智慧和信仰之间相辅相成,但也有因和果的差别。具体而言,信心是因,智慧是果。修行或者对佛法的信仰,也要有一个前行的基础,有了稳固的基础,才能在其上面行持正行。如果基础打得不稳固,那正行不会很顺利。信仰不仅仅是一种信任,更是愿意抽出自己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接纳的一种理念。初级的信心叫“清净信”,也就是对佛像、佛经、佛塔有莫名的欢喜心,或者非常喜欢某位善知识、高僧大德。中等的信心叫“欲乐信”。比如说,你觉得某位上师很亲切,于是去主动了解他的历史、传记。还有一种信心叫“胜解信”或者“不退转信”。对于一名佛教徒而言,对佛教的信仰应该坚定,应该从骨髓里、血液中、内心最深处,产生不退转的信心。美国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Wheeler)曾说:“我百分百认真地认为世界是想象出来的。”虽然我们坚信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并没有办法论证。量子物理学界著名的科学家玻尔(NielsBohr)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我们只能说观察到的世界是什么。”即便是在当今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不断地探索,仍未真正发现这个世界和我们心灵的真相,而佛教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将此宣说得非常清楚了。为大众提供一些方便,比如组织大学生沙龙,不论是否有信仰,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还可以一起祈福,还可以组织生日派对或禅修活动。禅修不一定要带有佛教或其他宗教的标签,大家就是聚在一起,放松身心、消除压力,自在地度过一段比较安逸的时光。比如,对于家人去世、感情受挫这样的情况,喝咖啡、吃披萨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如果大家能认识生命,了解一些佛教的智慧,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例如,如果大家了解“万法无常”的道理,认识到生命、青春、感情、财富、地位等等都是无常的,那一切变化都会更容易面对。是在前面两种体验的基础上,真正地认识自心的本体,这样一来,再多的痛苦和烦恼都会自然化解。我们应该有一种智慧的信心,只有依靠这样的信心,才能断除怀疑的业网,帮助我们出离轮回爱执的江河,并指明通往涅槃的无上之道。希望大家都能以无伪的信心和佛教的智慧利益一切有情,谢谢!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WPS”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