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离幸福很近》随堂小测|13.怎么样学佛 Back

《离幸福很近》随堂小测|13.怎么样学佛

《离幸福很近》第13课

编写师兄:定解31


审核师兄:

《怎么样学佛》


01

佛教的教义是指啥?(单选)

A.人在做,天在看;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D.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02


为啥说发心利他就可以成就?(单选)

A.站得高看得远;

B.愿大力大;

C.不管那么多啦,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D.人多力量大。



03

我们修学佛法应具备以下哪些要素呢?(多选)

A.拿IPAD学;

B.依止善知识;

C.发菩提心;

D.次第闻思修;

E.开森地学。



04

怎样定义善知识?(多选)

A.高富帅;

B.白富美;

C.具足智慧、悲心;

D.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

E.能说会道、飞檐走壁。


1.佛教的教义是指啥?(单选)

参考答案:D

D.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解析:了解佛教的宣扬的思想,佛教的教义归纳起来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在此基础上再“自净其意”这就是所谓的佛教。】

 

2.为啥说发心利他就可以成就?(单选)

参考答案:B

B.愿大力大。

解析:学习佛法最根本的即使发心。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学佛时一定要利益众生,千万不能困于自利的发心。只要你把方向搞对了,有了大乘的发心,那么成就一定很快。如印光大师言:“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省痷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也说:“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所以,以自利心修学佛法,即使有成就也不大,而只有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佛,这种力量才不可思议。】


3我们修学佛法应具备以下哪些要素呢?(多选)

参考答案:BCD

B.依止善知识;

C.发菩提心;

D.次第闻思修。

解析:掌握学习佛法的所具备的因素,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佛法怎么样修学,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可以说是休学佛法的三个窍诀。】


4.怎样定义善知识?(多选)

参考答案:CD

C.具足智慧、悲心;

D.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

(解析:C:学佛必须依止一位具有智慧,悲心,经验丰富的善知识,否则,依靠自力想通达佛教的教义相当困难。

D:若想了解一位善知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够了;必须经过长期观察。在观察善知识时,不能以神通好,长相好,口才棒,财富多,威望高,名气大为衡量标准,关键看他能否引导众生断恶行善。《大般涅槃经》云:“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