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释|《二十一度母赞释》第三课
བྱང་ཆུབ་སེམས་མཆོག་རིན་པོ་ཆེ།།
菩提心妙宝
མ་སྐྱེས་པ་རྣམས་སྐྱེ་གྱུར་ཅིག།
未生者当生
སྐྱེས་པ་ཉམས་པ་མེད་པར་ཡང་།།
已生勿退失
གོང་ནས་གོང་དུ་འཕེལ་བར་ཤོག།
辗转益增长
难
点
解
释
加持
(一)认识“加持”
1.别名。
祈祷、帮助、护佑、保佑、能量、能力。
2.原理。
“求加持”就是寻求力量,对自身或者某件事通过这种力量的介入做一些改变,把不好的变成好的,好的更加增上。
3.为什么加持“不可思议”?
世出世间的每一种东西都有力量,有些力量比较大的难以衡量,就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二)从世间法的角度理解什么是加持
色法有色法的能力——比如药的力量、幻术的力量。
包括平时喝的水、吃的饭都有与众不同的力量。
众生当中的龙,力量也是不可思议的。
(三)诸佛菩萨的加持有什么不同?
1.特点。
不可思议、力量强大、发心纯正。
2. 详说。
(1)显现上诸佛菩萨最初发特别纯正菩提心——用悲心缘众生、通过智慧缘佛果;
(2)然后为了自利利他,通过行持能够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正因——善法;
(3)最后通过长时间不断修持,善根非常强劲,最后达到了最殊胜的果。
(四)解脱不是依赖于自己吗?
1.靠不住的业风。
虽然世尊说过解脱需要依赖自己,但是我们凡夫人始终会受到无始轮回中种下的恶劣的种子的影响。如布施的时候可以发现吝啬的影子、守持戒律的时候可以发现破戒的影子、修持安忍的时候可以发现嗔恨的影子。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修行。
2.求诸佛加持加持,没毛病。
佛菩萨通过长时间的修练,把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遣除清净了,诸佛菩萨的智慧、悲心、力量都已经圆满。这就说明我们所祈祷依止的圣尊是全方位可信的,也就是说我们生信心的对境没有任何欠缺,佛菩萨的境界毕竟超越了凡夫人分别心的状态。
3.别妄想诸佛菩萨把你抛到清净刹土去。
(1)因缘很重要。
佛菩萨圆满具足了加持我们的能力。而能否得到加持要看自己是否具足因缘。
具足因缘就需要通过不断地闻思修来做保障了。通过闻思和修行,能够把生不起信心的障碍扫清,然后在相续中生起比较圆满、标准的信心。这样就做好了接受加持的准备,从此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会源源不断地透过信心在相续中生起来。
(2)为什么一个人修行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自己?
因为佛菩萨圆满的具备加持力。但对于修行人来讲是否真正的依教奉行,因此佛陀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佛陀主要讲解脱的方法,能不能解脱主要靠我们自己去相应。
(3)分工明确——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
A.佛菩萨为我们做的。
第一,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这些教言不会有任何保留,这是以大悲心摄持的;
第二,因为悲心圆满,所以在我们闻思修时全力给予加持和帮助。
B.佛菩萨做不了的。
不能替我们走完五道十地直至成佛的每一步。
C.我们必须做的。
a)依教奉行。
如学习度母法,首先依靠善知识开示度母法要的功德及殊胜性;之后依靠度母仪轨、心咒、佛像祈祷、供奉、念咒等。通过这样的修法就可以得到度母的加持。
b)安忍修法苦行。
在修行初期,可能不会有什么感应,不要紧。对我们来讲每天就按照上师教言修就行了。对于初学者来讲,这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一种常态。我们要安忍这种常态,不断地提起信心精进修行,这一点对于我们很重要。
c)按次第去修。
平时修持仪轨修法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上师传授的次第,同时保证一定的修量,逐渐到达加持的验相。
(五)诸佛菩萨的加持有什么不同
1.信心——是通向加持的途径。
通过善巧方便来帮助自己对所依止的、所祈祷和供奉的佛菩萨生起信心。
在所有加持中,最殊胜的就是佛菩萨的加持。所以我们要对佛菩萨生起胜解信,因为诸佛菩萨本来就具足殊胜的功德,如果自己没有疑惑,加持力的道路就会畅通无阻。
2.究竟的加持从何而来?
现在讲的度母不是指的度母像,而是指度母的智慧身。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见到诸佛菩萨的智慧身,所以以佛像、唐卡或者挂件作为所缘境代表。通过胜解信做祈祷,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就会进入佛像中,赐予加持,就可以和佛菩萨相应。
接下来再劝别人修持度母法,对自他都可以产生利益。
“札德”、“啪德”,是如何智悲双运的?
(一)讲记出处
为了摧毁怨敌和魔众幻化的危害,胜伏他方度母口中发出“札德”、“啪德”的威猛咒音。
1.“札德”是净除轮回的咒语,它是悲心的本体;
2.“啪德”是清净涅槃的咒语,它是智慧的本体。
这两个咒语合起来,表示智悲双运,依靠这种智悲双运的力量,没有不能胜伏的违缘。
(二)智悲=所有佛教
“智”和“悲”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
(三)智悲双运=佛教的精华
1.修的就是它?
闻思的内容就是智慧与大悲,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
2.你必须知道的最了义的修学对境。
(1)不究竟的——佛的化身与报身。
A.很有用。
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化身与报身的形象。
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此时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
B.但是不究竟。
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
(2)最了义的——智悲双运法身佛。
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
(四)学佛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1.智。
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包含:
(1)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
(2)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
2.悲。
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为大乘佛法。
(1)世俗方面的大悲。
发自内心的想:“众生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受这些痛苦吧!” 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
实际的行动,有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
(2)超世俗的大悲。
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
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即在于此。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
(五)智悲双运的境界
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安住下来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的大悲无二无别。
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
菩萨示现忿怒相 皆因是位好演员
(一)戏精上线
佛相有两种:一种是寂静的,一种是忿怒的。
忿怒只是外相,是诸佛对治众生的刚强习气所现的调伏相,相虽忿怒,心极慈悲。
(二)为什么要示现这样的相?
1.总说。
(1)影帝必备技。
这都是为了表法而示现的。因为以温和方式很难调伏,故需以粗暴方式降伏。
佛示现神通神变,有时候是为了救度鬼神,因为他们跟寂静的佛菩萨不能相应,所以不用神通救度不了他们。
(2)有一种底气叫有智慧。
智慧,就是通过用忿怒相来降伏,智慧本身是不客气的,它见魔就杀、不讲人情、没有客套话、毫不留情。所以就显的是忿怒相。
2.公案。
佛在世的时候,让舍利子到王宫里度化宫廷显贵,好几个月没有结果,因为跟他们不相应。最后,佛让文殊菩萨去度化王宫里的人,文殊菩萨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慢慢就度化他们了。
3.不看广告看疗效。
忿怒相是非常恐怖的,恶业深重的人看到马上就被降伏住了;很多恶业深重的人见到佛菩萨的忿怒相,马上腿就软了就瘫倒了,本来是穷凶恶极的人,但是当他遇到正能量的这种忿怒相,他就乖了。就像电影里英雄降伏魔鬼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三)忿怒相的应用
1.主治。
对治众生的刚强习气所现的调伏相,对付我慢、我执,以寂静相无法调伏时,则需以忿怒相来摧毁。这也是诸佛菩萨显现忿怒相的原因。
不过诸佛菩萨虽然显现忿怒相,却没有嗔恨心,为了摧毁众生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的我执,才以大慈悲如此示现。
2.忿怒本尊是我们的护法。
(1)忿怒本尊的主要技能——降伏。
忿怒本尊严格来说就是护法神,是佛菩萨变成护法,降魔用的。降伏我们的心魔,保持我们的自性的。
因为我们心中有很多的魔,用忿怒相可以降伏。
(2)技能应用范围。
我们执著的身相五蕴,由五方佛的忿怒本尊来降伏这种执着,所以说是保护我们不被魔所控制的护法。
如:执著色身是我,就以毗卢遮那佛的忿怒本尊来降伏我执;
执著受蕴是我,就以金刚萨埵部的忿怒本尊来降伏。
(3)进阶应用。
更深层地讲,忿怒相昭示众生“五毒的本质就是五智”、“烦恼即是菩提”!当五毒生起时,要观照它究竟因何而起、住于何处、又如何消失?如实了悟五毒的本性就是空性。真正的密乘行者对于五毒,不像小乘行者用压制的方法平息,而是不取不舍,所以佛的忿怒相是有甚深义的。
名
词
解
释
原文:
“札德”是净除轮回的咒语,它是悲心的本体,“啪德”是清净涅槃的咒语,它是智慧的本体,这两个咒语合起来,表示智悲双运,依靠这种智悲双运的力量,没有不能胜伏的违缘。
智悲双运:
方便谓菩提心,智慧谓证悟无我的空性慧,二者互不离异,称为智悲双运。
——《佛学词典》
原文:
身体为蓝色,姿势为右腿屈、左腿伸,其足压伏一切怨敌,安住于熊熊的火焰中,右手结胜施印,左手持莲花,花上有斩断无明邪见的宝剑。
胜施印:
本尊恩赐悉地的一种手印。
——《藏汉佛学词典》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回顾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