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阿难和佛陀同时发菩提心,为啥佛陀先成佛? Back

阿难和佛陀同时发菩提心,为啥佛陀先成佛?



去年我们学《妙法莲华经》时提到,有两个人在空王如来面前发菩提心,其中一人是释迦牟尼佛,另一人是阿难。虽然他们是同时发菩提心的,但因为佛陀在因地极其勇猛精进,故早于阿难先成就佛果。阿难虽没有成佛,但他也是生生世世护持释迦牟尼佛及其他如来的教法。


从阿难尊者和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来看,精进修行至关重要。有些人认为,广闻博学很重要,但若没有持之以恒地精进行持,就会像阿难一样,佛陀已经成道,他还只是一个凡夫侍者,直到佛陀涅槃后才获得阿罗汉果位。可见精进与否造成的差距,有着云泥之别。



有些佛教徒虽然智慧并不出众,但由于长期精进,最后获得了超胜的修行境界。如讲考班的道友中,有些并不算智慧超群,却一直坚持不懈,最后获得了不同的学位。虽然他们并非为了名声而追求学位,但从形式来说,学位也是衡量成就和境界的一个标准。获得学位,说明达到并超越了这个标准。而有些人虽天资聪慧、广闻博学,各方面都很圆满,却不能持续精进,导致最后修行停滞甚至退失。我熟悉的居士和出家人里面,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可见,胜义中虽不存在任何高低差异,但在世俗中,精进确实会造成差距悬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就是因为一直不断学习、精进修行,才迅速成佛。我们也不要因为心情坏、身体差、特别忙、有违缘,遇到了一些事情,就轻言放弃。

 


麦彭仁波切说过一个偈颂,大意是:在修学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让各种违缘有机可乘,这样就能始终获得文殊智慧的加持,增上一切顺缘。我们在生生世世中,都不要一遇到小小违缘,就为它所转甚至一蹶不振。

 

人生当中谁没有遇到过违缘?不可能没有。甚至我们公认的菩萨和高僧大德们,在弘法利生和自己修行的过程中,谁不会经常面对层出不穷的违缘和不幸?但他们会坚持不懈,直到最后功德圆满。

 

西方很多科学家和领导人在演讲中,最赞叹的就是不放弃、努力不懈、勇往直前地面对一切困惑和阻碍的精神。包括一些伟大的总统,在庄严的就职仪式上,也会强调这类誓不放弃的宣言。无数科学家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也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

《维摩诘经》讲记 第21课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