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5 | 三种人身,你是哪一种呢?
Back

传讲时间:2014.8.25
这次我是按照藏传佛教前辈大德的传统讲解方法来宣讲的,既不是演讲,也不像学校老师讲课那样。而是首先对前辈大德的金刚语进行字面解说,有必要的时候会进行分析,同时归纳其中的甚深教义。希望在座各位能认真按照颂词学习,同时参阅《大车疏》讲义,并认真思考,最好能够参加讲考。学习佛法,如果自己不好好地学修、锻炼,也就只能达到听个传承、种下善根的目的而已,意义并不大。学院的五论班,每两个月都会有一次大讲考,讲考内容就是这两个月当中所学的内容。一年当中一次讲考都未参加者,将没有资格参加年底的考试。这种方式很好,今后金刚降魔洲也要采用这种方式学习。学习佛法是自己的事,我和佛学院也不可能遥控组织你们讲考。世间的办学一般都有各种目的,有些是为了文化教育,有些是为了获取金钱,而我们为大家传播佛法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学到佛法的殊胜教义。所以必要时,佛教徒平时也可以自愿组织一些讲考。否则的话,有些人平时不怎么学习,只是年底突然出来参加一次考试,得个奖就跑了。佛学院的考试制度,包括讲辩著、笔考、背考等各种方式,各方面要求也比较严格。在藏族这边,只有堪布、堪姆才能听取讲考,其他辅导员等是没有资格听取的,所以一位堪姆经常要听一百多人讲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佛学院的教育已经超过了现在的很多学校。我去过很多大学,有些大学只是把教学当成应付,考试也不严格,学生白天几乎不看书,晚上都在上网,到考试时又作弊。这次虽然没有具体要求如何考试,但大家在闻思过程中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我们潜在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阿赖耶识上都有很多了知取舍的智慧,但如果不依靠某种方法和因缘,很多人的智慧和大悲也引发不出来。所以希望大家对此好好思维。佛法能给众生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利乐,从利乐的云聚中降下非常殊胜的智慧甘露妙雨,这种甘露妙雨将唯一流入暇满人身清净的心田,而不会流入其他任何地方。这里是说,无论是想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还是究竟的三乘安乐,只有人身最为殊胜。在守持戒律、生出离心、发菩提心等方面,人身甚至超胜于天界众生,更不用说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众生了。《华严经》云:“嗟!善男子,圆满佛法甘霖亦流入具暇满人身者心田。此外,人身具无量利益功德。”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无比殊胜的人身,应该以欢喜心、恭敬心、精进心来不断地接受并行持佛法。如今这个世界非常浮躁,大家都说压力很大、很痛苦。的确,地水火风等四大灾难,各种烦恼痛苦,每天都让人感到不安。如果此时能拥有佛法的智慧和悲心,不用说长远的利益,对于暂时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也是很有意义的。现在人们特别希求的快乐,无非是依靠身心的健康,而身体健康又依赖于心灵的健康。如果内心充斥着各种欲望、贪婪和暴力等非理情绪,那就不可能有快乐、舒适、安闲的机会。而佛法是一种教育、一种智慧,任何人都特别需要。古人需要,现代人需要,未来的人也需要;东方人需要,西方人也需要。因为无论是哪个地域和民族的人,都同样有贪嗔痴为主的烦恼,这些烦恼依靠佛法是可以对治的。这种对治并不是一种传说或假设,而是很多人已经亲身体验到的,如果有人连这种感受也不承认,那就像不承认快乐、痛苦的亲身感受一样,有直接诽谤现量的过失,这种人应该说是野蛮者。而且诽谤现量的人,世上是没有正量可以回答他的。对此,我们大家应该好好思考。“人天导师佛陀说,犹如盲龟颈恰入,漂于海中木轭孔,”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在《杂阿含经》等经典当中以比喻说过: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浮着一个有小孔的木轭,海底没有双目的盲龟,一百年才冒出水面一次。如果要盲龟的头恰好穿过这个小孔,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不要说无边无际的大海,就是在一个小小的湖泊里,一个一直漂浮的木轭,和一只经常浮出水面的乌龟,也是很难碰上的。盲龟虽然没有寻找木轭的眼睛,木轭也没有想遇到盲龟的心识,但当因缘聚合时,这种极其难得、极其罕见的情形还是有可能发生。正如《正法念处经》中云:“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人身非常难得,犹如海龟的头入于海上漂浮的木轭孔中。“人身较此更难得,”佛陀告诉我们,要在三界轮回中脱离恶趣获得人身,较此更难。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也说:“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佛陀在相关的经典当中说,人身非常难得,就像盲龟的头入于木轭的孔当中一样。以此比喻可以说明我们的人身非常难得。“暇满宝身何堪言?”后面我们会讲,人身当中的珍宝人身更为难得。因此,我们现在获得非常难得的人身之时,千万不要白白浪费,不要在无有意义的琐事当中虚度空耗,否则太可惜了。《入行论》中还说,获得人身、值遇佛陀出世、对佛法生起信心并修持善法极为稀有难得。《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也说过:遇到导师佛陀非常难得,听闻佛法极其难得,获得暇满人身特别难得,受一切戒律也相当难得。可能非人很羡慕吧,那就要懂得发愿。拓展内容
《顶宝龙王请问经》:“亲睹导师极难得,闻说寂法亦极难,转暇满人极难得,具戒信亦恒难得。”
其实这样说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现在很多产品宣传都是为了吸引眼球的。但我们并不是这样,而是发自内心地感到人身的确非常难得,尤其是珍宝人身——真正能够听闻佛法、懂得取舍因果的人身,百千万劫当中都极为稀有难得。“是故今起当精进。”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这样的珍宝人身,就应该精进修持善法,因为人身不可能长存。我前两天看上师如意宝20年前在美国时的录像,顿时感到20年太快了。我闭目思索这20年,感觉就像昨天的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没有精进断恶行善,一直浑浑噩噩的话,20年也一晃就过了。今天听课的人里,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老年人;有的拥有权力、地位,有的则是普通人;有的非常快乐,有的却连活着的信心都没有,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日夜都备受煎熬。但不管什么人,人生转瞬即逝,都应该精进修行。比如修五十万加行,不要一再拖延。我之前讲过《六中阴》,当时很多人发愿五年修完加行。但现在已接近七年了,一些特别懈怠懒惰的人还是没有完成。其实他们并不是特别忙,也没有很多工作,不像一些成功人士一样忙。但如果心经常懈怠散乱的话,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也无法成办。人身如此难得,我们应该生起难得之心。人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相似的人身,是指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问题的人;第二种叫中等身,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会做一些善事,也会做一些恶事,善恶夹杂;第三种是非常优秀的珍宝人身。我们不要去分析别人是哪种人,先反过来观察一下自己,究竟是相似人身、中等人身还是珍宝人身?乙二(别说)分六:一、宣说相似人身;二、宣说中等人身;三、宣说珍宝人身;四、当思正法之理由;五、如是思维之功德;六、于业地修法具大义。“不知善恶行非法,”有些人虽然已经获得人身,但因为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人家庭等原因,根本不知道哪些为善、哪些为恶,也不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所以经常行持恶法。“根虽具足相似身,纵然转生于中土,亦为边鄙野蛮性。”比如屠夫、妓女,即使按世间人的观点,也被视为低劣的职业。表面上看,虽然这些人诸根具足,有些甚至特别聪明,但由于他们经常行持非法,《虚空宝经》说,也只能立为一种相似的人身。这种人相当可怜,一辈子都在造恶业,还对其过失一无所知,就算生在地界中土或佛法中土,也与边鄙地的野蛮人别无二致。再比如有些渔夫,终日以杀生为业,这不仅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慈悲观,也违背了很多科学家、西方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生命平等的理念。按照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很可怜的行为。还有偷盗、贩毒、吸毒等作恶的人,连自己今生的身体都不顾,更不会考虑来世,死后必定堕入三恶趣,所以是非常可怜的,这就叫做相似人身。今天听课的,大多是想要了知因果取舍道理的人,那种不顾一切、无恶不作的相似人身应该很少,但是这在世间却大有人在。有些人犯法后,在监狱里很后悔。但是他们不知道,如果将来到了地狱,会更后悔。他们也是因为不信因果、没有因果的约束,最后就非常可怜。这样的道理,可以用来观察自身。个别人在行善、学佛、出家之前,可能也是这样的相似人身,回想过去的所作所为,也会特别讨厌自己,虽然当时表面上也是个人,但就像发了疯一样,现在想起来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但这不要紧,以后重新做人,好好行持善法,也有忏悔清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