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幸福指数是不丹国王提出来的,从佛法的角度,怎么看待幸福?
问: 我是统计学院的老师,每年都做社会经济生活指标,一共有八个,第一个就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三十多年前不丹国王提出来的,这是他们从佛法里获得的益处。我们做的时候,觉得幸福感完全依赖个人感受,很难有一个量化标准。那从佛法的角度,怎么看待幸福?
索达吉堪布答:
现在全世界人都追求幸福,但有时候越追求,却越痛苦。过去每个人都觉得科技发达会带来快乐,但结果是,人的贪欲越来越多,一直赶不上前方的目标,因此,压力、忧愁、焦虑不断增强。
1990年我去不丹时,整个国家好像只有两架飞机,车也非常少,但那里的人都有一种满足感。到现在他们仍然不愿意开放,不希望大自然被过多破坏,也不想完全成为商业化社会。
不丹人幸福的最主要原因,国外很多专家也研究过。实际上,不丹是一个佛教王国,基本全民都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有八大教派,在不丹主要是宁玛派和噶举派。前一段时间,我一个同学从不丹过来。我也问他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很羡慕不丹,不丹人的心态真的那么幸福吗?”他通过多方面了解证实,不丹确实与其他地方不同,他们好像没有过多的压力。现在城市里的人,很多都没有安全感,上上下下都感到压力山大。但不丹人不会,他们知足少欲,每个人的口头禅里,经常出现的是“感恩、快乐、幸福、好的、对的”这种词汇,不像我们,经常有不必要的担心。
你刚才提到,幸福感到底是什么?按照佛教的意义来说,有两种衡量的方法。按照小乘的理念,只要自己快乐,内心没有痛苦,就叫做幸福,这是比较低的标准;再高一些,按照大乘佛教来说,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哪怕自己身体不好,或有其他损失,也无所谓,只要众生快乐就好。就像慈母,她的幸福,来源于孩子的快乐。同样,大乘佛教里,真正境界高的人,只要众生快乐,他就很幸福。
——恭录自首都经贸大学问答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