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讲堂 >> 你的“往生欲”够强吗? Back

你的“往生欲”够强吗?


求生欲,是网络热词。意思为:男生随时随地应对女生拷问的“机智反应”。



简单说,就是你的另一半给你送上“送命题”,就看你怎么作答。常见题型有——



如果你认为“求生欲”只发生在爱情世界,只有男人才需好好活下去。恭喜你还年幼单纯,不知世事艰辛。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都不容易。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题,都要绞尽脑汁来应对。答对了皆大欢喜,答错了就呵呵呵呵......


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面对的拷问就更加“对境严厉”了——不是“求生欲”的问题,而是“往生欲”的问题,关乎生生世世的解脱大事!


我们口口声声说对西方极乐世界极其向往,对上师信心坚固,每天念叨着“喇嘛钦”、“喇嘛钦”,如果有一天,你的上师忽然叫住你,说:你准备一下,明天跟我一起去极乐世界! 


你是喜不自禁,欣然应允? 还是冷汗直冒,扑通跪地:上师,弟子上有老下有小,现在还没准备好,走不了啊.....


我们留点时间先好好想一想,面对这个情境,自己会表现如何?



思考一下,再

思考一下



《宋高僧传》载:唐朝并州有一位释岸禅师,他一向发愿往生净土。一次禅师偶然患病,但他并没间断禅观,一天他在空中见到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二位大菩萨很久都没有消失。释岸禅师悲悯末世的众生,想将两位大菩萨画下来,作为众生供养的福田,但当地一时没有理想的画工。正在为难之际,从西京来了两位自称前往五台山的画工,他们自告奋勇将菩萨画了下来,之后就忽然消失了。释岸禅师明白往生净土的因缘成熟了,便集合大众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了,谁愿意和我同行?许多人都沉默不言,只有一位小沙弥说:我愿意去。释岸禅师说:你先向父母告假,父母如果同意,我就带你去。沙弥向父母告假时,父母都认为这是儿童的戏言,也就随口答应了。于是释岸禅师让沙弥沐浴念佛,过了一会儿小沙弥就往生了,之后他让僧众为自己助念,接着也端坐而逝。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娑婆世界的众生很可怜。本来上师带领往生清净刹土时,就应放下一切跟随上师往生,但很多人由于出离心不够,仍然贪著轮回琐事,觉得现在死有点害怕,于是宁可不往生,也要在世间多呆几天,这就非常可惜。


——《藏传净土法》第17课


通过这个公案,我们真的要好好观察一下自心:



我们要修的出离心,真正到量了吗?


面对苦苦经营的世俗生活,有一天全部舍弃,真的舍得吗?


对于自己情深义重的亲友眷属,是否有无常观,说放下就能放下?


对于轮回皆苦,在我们心中有没有产生定解?


对于世间的繁华盛事,我们能否不生一点羡慕心?


对于这个现实世界,真的能观为自心的显现,而不执为实有吗?


对于轮回,我们真的能做到像鸟儿挣脱牢笼一样义无反顾;像人们逃出火宅一样毫不犹豫,夺命狂奔?


如果有一天,我们被告知死期将至,是否会惊慌失措,万念俱灰?


面对死亡,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对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我们是否真的向往希求?还是叶公好龙,自欺欺人?


我们对上师的信心,真的够坚定吗?


对上师的教言,真的能依教奉行,不掺杂分别念吗?


面对公案里这样殊胜的解脱机会,我们能否放下一切对轮回的执著,满怀信心地拉着上师的手,跟他走?


面对这样的“解脱命题”,我们的“往生欲”够强吗?!



待您观察自心后,敬请在留言区留言。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