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共同学习】能断 045:整部《金刚经》讲的是如何调伏自心(十七品)
Back
【共同学习】能断 045:整部《金刚经》讲的是如何调伏自心(十七品)
大家天天讽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这只是名言上的调心方法,但从胜义来说,心若达到了寂灭的境界,才是最究竟的调心。
——索达吉堪布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 之一
整部《金刚经》讲的是如何调伏自心
本经共分三十二品,剩下的内容不算特别多,基本上是讲一些功德,意思比较好懂,跟前面的解释方法几乎相同。故而过去的高僧大德在讲的时候,前面一般是着重分析,后面则讲得不太广。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时,须菩提在佛前陈白:“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觉菩提心,以什么方式来安住所缘?以什么方式来修持六度万行?以什么方式来调伏自心?”
心是万法的根本,佛陀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其关键就是为了调伏自心。当然,调心有不同的层次:世间人与有信仰者相比,有信仰者的心更易调伏;有信仰者与阿罗汉相比,阿罗汉的心更调柔;阿罗汉与菩萨相比,菩萨的心更寂静;菩萨与佛陀相比,佛陀的心最圆满究竟。
总之,发菩提心的究竟目的,就是要调伏自心,即首先怎么样安住?中间怎么样修持?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当时,须菩提在佛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在《金刚经》中非常重要,本经主要讲的就是如何调伏自心,在名言中怎样积累资粮。大家天天讽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这只是名言上的调心方法,但从胜义来说,心若达到了寂灭的境界,才是最究竟的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