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58)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58)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5月11日 佛历2564年



【第58颗钻石】

དཀོན་བརྩེགས་ལས།ཆོས་དབྱིངས་རྣམ་་པ་ཐམས་ཅད་དུ།།འགྱུར་མེད་མཁས་པའི་སྐྱེ་བོས་རྟོགས།།བྱིས་པ་རྣམས་ནི་དེ་ལ་འཁྲུལ།།བློ་སྦྱངས་བས་ནི་ཡང་དག་རྟོགས།།ཞེས་གསུངས།


《大宝积经》:
不变之法界,智者通达彼,

凡愚则迷惑,心净可了悟。



法界

对于远离一切想的【法性】或【法界】,虽然有时候说一无所得,有时候说一无所有,有时候说远离一切戏论,但讲的就是【万法的实相】。


所谓的【法界】无所不遍。


现在汉地禅宗也认为:所谓的禅,包括文化在内没有一个领域不遍及。其实禅了达的是什么呢?就是【法界】或【空性】。


而所谓的【法界】,从本体上讲没有任何自性。如果我们已经了达心无自性,也无法用语言和其他有相的方式来表达,就通达了禅的本来面目,或者说通达了法界。


真正【法界的本体】不是有、不是无,所以能表达它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它的本来面目。


有些人说:“我现在了达了心的本性,它是空性的。”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法界并不是安住在空当中,也不是安住在不空当中。因此,所谓的【法界真如】并非住于任何有相的法上。而所谓的【心住法界】,就是包括真如在内的一切法都不住,或者说不住而住、住而不住。


虽然世间人认为这完全矛盾,但实际上对有证悟境界的人来讲,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


比如空中的云,虽然没有任何依靠处,但它仍能在空中安住,还能自由自在地运行。所以很多都用空中的云来比喻证悟空性的境界。

诸法的实相不是心的行境,也不是语言的所诠,这无生无灭的法性就如涅槃一样。


万法的本性就是真如,通达了无我,真如就现前。


见闻觉知的是现象,而万法的实相以语言无法表达,以分别心也不能缘取。为什么呢?因为它只是各别自证的智慧行境,不在心和语言的范畴之内。


为什么真如不是心和语言的行境呢?就像眼睛虽然见得到色法,但却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了知其他根的境界一样,因为这些都不是它的行境;耳朵也只能听到声音,并不能了知其他的境界……同样,凡夫的分别念有它特定的范围,不可能通达法界。


真正的证境不可能以语言宣说。那佛陀为什么要广转八万四千法门呢?这些都是方便,因为语言本身并不是真如本性。就像以手指指月,手指只是一种表示,绝不可能是真正的月亮。其实真如的本体即使佛陀也无法宣说。


《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同样,上师宣讲佛法,也只是为了让弟子依靠方便方法而趋入真如。


当弟子真正到达了真如之境,则会明白:真如的确以语言无法表达,也无法以分别念思维。


当然,在趋入法性真如的过程中,暂时必须要依靠经论、依靠语言、依靠分别心的智慧,否则便无从趋入真如。从修法的角度来讲,万法的实相就是最高的境界。


虽然胜义中连三界、虚空界等皆不住,但在名言显现上也可以安住。所以大家皆应真正认识法性,而成为安住法界的智者









查看往期内容,可点击下列文字链接:

【上一篇】

365颗钻石的约定(57)

【复习回顾】

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加持

钻石虽久远,此颗永留传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