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公布答案 | “有奖问答”15届净土随堂小测 Back

公布答案 | “有奖问答”15届净土随堂小测


考试题


1.什么是方便语?

正确答案:

B.对众生有利无害的语言。

C.对自己没有染污的语言。

D.从众生的利益出发的语言。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85课。
知识考察点:方便语和妄语的区分。
什么是方便语?如果你的语言对自己没有染污,对众生也有利无害,这样的语言才是方便语。如果不是从众生的利益出发,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下信口开河不是方便语,完全是妄语。

2.佛经中宣说的持戒功德有哪些?

正确答案:

A.十方诸佛都会赞叹。

B.世间的胜士。

C.身披妙衣的庄严之人。

D.身心处于快乐状态。

E.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并可获得解脱的成就。

答案解析:

知识考察点:是否了知佛经中关于持戒的功德
佛经中对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讲得非常清楚。如经云:“戒律始终善,赞颂具戒士,破戒之诸人,如同旁生畜。”戒律初中末都是善妙的,何人具有清净的戒律,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都会赞叹此人,何人失坏了戒律,此人就像旁生一样低劣。
另外,持戒者不管白天晚上,身心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大般涅槃经》中说:“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隐,寤则心欢喜。”如果守持清净的戒律,人的身心会健康、快乐,晚上睡觉也很安隐,早上醒来心情也很快乐。而破戒者恒时处于痛苦中,身体经常出现疾病,心也颠颠倒倒的,甚至睡觉都睡不好。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能看破红尘,特别是如果能看破贪欲的本质,他的身心一定会非常自在,外在的气色会很好,内心也会非常安乐。
另外,戒律是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导师。对佛弟子来说,佛在世时要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应以戒为师。很多出家人的戒牒中都印着“以戒为师”。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B.同样作供养,钱财越多,积累的福德当然越大。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36课。
知识考察点:能否做到如法供养
阿弥陀佛不会因为一个人供养的钱多,对他态度就非常好,而另外一个人供养的钱少,对他态度就不好。我们能否得到阿弥陀佛的摄受,关键是看自己的心是什么状态,而不是看供养了多少钱,只要自己的心虔诚清净,就能与阿弥陀佛相应。

4.我们为何不应贪执友伴?

正确答案:

A.出生独自生,死亦独自死,独自受痛苦,轮回无友伴。

B.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C.在三界中,独来独去,无一随者,祸福追身,如影随形。

D.纵然是数以千计僧人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僧一徒,即便是数以万计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奴一仆。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94课。
知识考察点:贪执亲友没有任何意义
解析:除了善知识以外,众生在轮回中没有真正的友伴,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在轮回中,生的时候是独自来到世间,死的时候是独自前往后世,钱财、亲友甚至自己的身体都要留在人间,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痛苦都是自己承受,没有人能分担,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贪执他人。

5.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A.学修净土需要思维轮回的痛苦和无常的本性 。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91课。
考察点:修学净土要遣除的误区
解析:没有出离心,对于轮回的痛苦心中毫无感受,解脱就是一句空话;娑婆世界再美丽可爱幸福的事情都靠不住,一旦无常来临,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伤感。

6.以下哪些是六道众生所受的痛苦?

正确答案:

A. 寒热地狱的痛苦。

B. 旁生的被人役使、互相啖食之苦。

C. 非天作战之苦。

D. 天界放逸之苦。

E. 恶鬼饥渴交迫之苦。

F. 人间的八分支苦。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91课。
考察点:了知轮回的过患
加深了知轮回如针尖一样,充满三根本苦,连少许快乐都没有。《念住经》中说:“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
这里讲了六道之苦:地狱有炽热、严寒的痛苦,饿鬼有饥渴交迫的痛苦,旁生有被人役使、互相啖食的痛苦,人间有多病、短命、求不得、怨憎会等痛苦,非天有作战的痛苦,天界有放逸的痛苦,总而言之,轮回就像针尖上一样,充满苦苦、变苦、行苦,连少许快乐都没有。

7.凡夫往生极乐,有几种形式见佛?

正确答案:

A.莲花胎中生,不得面见佛颜。

B.刚往生极乐就面见佛陀,见佛当下马上会变成登地的圣者。

D.能听闻阿弥陀佛宣说正法却不解其义 。

答案解析:

知识考察点:往生净土的描述
C为干扰项。《宝性论》“以此愿有情,面见无量光,见已净慧眼,得证妙菩提。”偈颂足以说明凡夫可以往生净土。往生极乐世界后,见佛的当下会摧毁恶趣之因,见断等一切障碍。就是说见到佛陀后马上就会变成登地的圣者。如是罪业深重者和怀疑者,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后也不能立即面见阿弥陀佛。如《净土论》云:“狐疑人生极乐边城七宝宫殿中,五百岁不见佛,名之为胎。”许多佛经中也说,怀疑者到极乐世界后会生于莲花胎中,五百岁不得见佛。如经云:“即便以愿力和善业力往生极乐世界,而罪业深重者于八万年期间,仅能听闻阿弥陀佛宣说正法却不解其义,仅能见佛光而不得亲见佛身,也得不到佛光照射。

8.往生极乐世界要具备的条件?

正确答案:

A.自己的信心。

C.阿弥陀佛的愿力。

D.六度万行。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99课。
知识考察点:要想趣入极乐必须要知道的
解析:依靠阿弥陀佛的不共愿力,当自己具足信心、精进等因缘时,即便是业力深重,具足束缚的凡夫,往生极乐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9.以下哪些是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正确解释?

正确答案:

A.恒时观察一切众生的痛苦。

B.闻声救苦。

C.玄奘法师译法“观自在”。

D.汉地为了避讳,改成“观音菩萨”。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100课。
所谓“观世音”,就是闻声救苦之意。《普门品》云:“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因缘,名观世音。”《楞严经》亦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在藏文中,观世音菩萨的“观”有“观看”的意思,即恒时观察一切众生的痛苦。
“观世音菩萨”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法,玄奘法师的译法是“观自在菩萨”。唐朝的时候,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把“世”字去掉,于是“观世音”就变成了“观音”,所以汉地也有“观音菩萨”的叫法。

10.密宗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什么菩萨?

正确答案:

C.金刚手菩萨。

答案解析:

摘自《藏传净土法》100课。
大势至菩萨具有无量的功德,经常祈祷他可以断除一切痛苦。为什么他叫大势至呢?《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在密宗里,大势至菩萨名叫金刚手菩萨。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