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把一点一滴的善行全部转为成佛的因
备忘录【闻法轨理】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三殊胜实修引导
加行发心殊胜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讲授
阿格旺波尊者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具足如是二分或二义——菩提心的发心,或善根以方便执持,即是所谓加行发心殊胜。如大遍知(大遍知龙钦巴在《心性休息》偈颂中)所说 “由加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摄持者,是走解脱道之三珍重”一般,
一、善根以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者:
是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二者而欲证圆满正等觉佛的果位。为其发心,由此如铁钩般的意乐,是摄持如一堆草般的善根。
行为的起动要有方便来摄持。
就像我们去拉萨,首先是发起这个心,然后它会摄持期间的一切行为。
换句话说,最初起了一念“我要去拉萨”的决定或分别后,它就成了行为的引领者。
第二刹那以后不必再想什么,它已经摄持着身口意朝着目标进趋,也就是所有身口意的行为都被这个特殊主导性的分别给摄持住了,不再是零零散散的了,而是一切所作都趋向目标。
如果没有以这个发心摄持,在一天当中也会有各种身口意的造作,做种种事、说种种话、起种种心,但这些都是分散的。
而有了主导性心念的摄持,不必刻意去想,他的心会一直往拉萨进发,无论是走路、坐车、或者吃饭住店等,都是在往拉萨的目标上走。
像这样,一开始要有一个殊胜的意乐来摄持行为。
我们现在修的是大乘佛道,要以广大意乐的菩提心来摄持。一起动就要有这个心:我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而求圆满正等觉佛果。
这个心起来以后,就像钩子一样,能钩住一堆草一样的善根。
就像发了去拉萨的特殊分别,它就能摄持其间每个刹那像草一样零零散散的行为,全部趋向果地。
没有以这个心摄持,行为就散掉了;而有它摄持,缘起上就决定了方向,不会到别的地方,完全是往佛果的方向走。
这样,下至于一点一滴的善行,全部转成了成佛的因,这就是它的效果。
因此,一开始决定要有加行发心殊胜,来摄持往后一切时的所作,使它固定地成为往佛果趣向的行为。
就像读书先要立志,志一起来,听课、背书、思维、温习、讨论等的一切,都会成为实现目标的所作。
如果没有这个志,一切所作就都是散的,没有被摄持。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直以发心摄持,就能一步步地趋向目标;而无志者终究不能成事,他的心是涣散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别的地方。
因此说到,我们要有铁钩般的意乐,来摄持一堆草般的善根。
而且日日都不能离,每一座修法、每一次修善根,都不能离开加行发心殊胜。
善根被发心摄持以后,就要做第二个,在行持过程中保护善根、不使它失坏的正行无缘殊胜。善根修好了以后,还要有使得善根增长无尽的结行回向殊胜。
这就是我们对于善根的三种珍重。
也就是说,不是随随便便做善根,而是先有加行发心殊胜,把善根唯一纳入佛道、进趣佛果;
其次有正行无缘殊胜,使得善根不遭任何损坏;
最后有结行回向殊胜,使得善根无限放大。
这就叫做“三种珍重”。
思考题
1、为什么一开始决定要有加行发心殊胜,来摄持往后一切时的行为?
2、什么叫“三珍重”?
【专辑】极乐教言
【专辑】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这样思维会让自己的善心扩大到无量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三殊胜》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