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武侠小说里的“打通任督二脉”,真的是传说吗? Back

武侠小说里的“打通任督二脉”,真的是传说吗?

梓露 静怡苑心灵乐园待迁入 2023-05-24

武侠小说里说的“打通任督二脉”,

真的是传说吗?

~ 奇妙的中医探秘之旅 03 ~

江老师

TEACHER J.


前面已讲过,经络的组成要素是经脉、络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树干”,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接下来,我们首先学习“正经”。正经共包括十二条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被称为“正经”。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需要课后背诵,内容不多,但是有点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点烧脑,有些概念听上去也有些抽象,但相信我们学习并理解了一些基础以后,就不会觉得那么陌生了,大家先稍微安忍一下下哦。


心灵乐园原创萌版经络图


十二正经,顾名思义就是十二条经,手上六条, 脚上六条,加起来共十二条。十二正经名称的组成有三元素,手和足是第一个元素,三个阴经和三个阳经是第二个元素,第三元素则是五脏六腑。比如“手太阴肺经”这个名称就有三部分组成:手、太阴和肺。“手”代表着部位,“太阴”与阴阳有关,“肺”属于五脏六腑。

奇妙的中医探秘之旅  03 

心灵乐园原创萌版经络图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稍微了解阴阳的概念。农耕时代,人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土地上耕耘劳作,将面对太阳的地方称为“阳”,背对太阳的地方称为“阴”。阴阳系统的建立就源自这个朴素的观念,后人又在其上发展出了庞大的阴阳体系。比如对应到身体,胸腹为阴,背部为阳;对应到昼夜,则是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对应到温度,就是热为阳,冷为阴。

奇妙的

中医探秘之旅

03

ZHONG YI TAN MI 

心灵乐园原创萌版经络图

阴阳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相对而成立。阴中有“阴中之阳”“阴中之阴”,阳中则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比如,夜晚属阴,夜晚又可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前半夜是阴中之阳,后半夜就是阴中之阴,当然,继续分下去,前半夜中就有阴中之阴、阴中之阳等等,总之可以无限分下去。


再回到经络上。手背外侧的叫阳经,手阳经从胳膊、肩关节往下,直到手背。手阴经与它相对,从胳肢窝往下,直到手心。阴经又分太阴、厥阴和少阴,阳经分阳明、少阳和太阳。本教材中讲到,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关于这些名字的来源,也是很有意思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延伸学习,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它们牢牢记住,这样以后我们运用起来才能更加熟练哦。


关于阴阳,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面再认识一下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属阴,脏与藏通用,主收藏,收纳精气使其不泄。六腑属阳,有传递、转化的意思,是不断运动着的外散状态,泄而不藏。


脏腑之间互为表里,肝和胆、脾和胃相表里;肾和膀胱、心包和三焦相表里;肺和大肠、心和小肠相表里,成语肝胆相照就是来自这个理论,了解了这一点,也可以帮助大家记忆十二正经,让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比如咳嗽发烧,若是肺热淤积型发热,可以用一点泻药让大便通畅,肺里淤积的热通过排便就可以泄掉了。

接下来讲十二正经的走行。手三阴从胸部沿着胳肢窝往下,到手掌,手心、手指尖。十二条经脉都是相互连着的。手三阴到手以后,再从手背再往上走,走到头,就是手三阳。然后从头往后,到背部,再到脚,是足三阳。从脚往上,从内侧走往上,到腹部到胸部,这是足三阴。这些内容大家先大致了解即可,后面我们会一一展开,慢慢学习。


以前老师教给我一个顺口溜描述这种规律的:“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简单来说,从肺经流注到大肠经,大肠经到胃经,胃经到脾经,脾经到心经,心经到小肠经。实际上,这里是六对脏腑表里关系的互相交接,比如肺跟大肠相表里,胃跟脾相表里,那么从大肠经流注到胃经,就将这两对表里关系衔接起来。十二正经就是遵循这个流注的规律来走行的。



十二正经的交接有规律可循,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1、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手足部交接。比如手太阴肺经从胸部开始,沿着上肢的内侧一直走到食指端结束了,在这个点上跟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然后手阳明大肠经又开始走行了。2、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3、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部交接。众所周知,头为诸阳之会,那么手足所有的阳经都交于头部,也是一个佐证。


今天只是让大家知道个大概,未来我们的学习会围绕着这十二经脉详细展开,接下来每一根经从哪里开始,循行路线如何,经过哪,走到哪,前一站是谁,后一站是谁,都会介绍得清清楚楚,今天我们只是一个框架性的了解。


上面认识了“正经”,下面介绍“奇经”。大家一定都听过“打通任督二脉”,而奇经八脉就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为什么叫奇经八脉呢?就是因为它跟十二正经不一样,十二正经规规矩矩的,走行都有径可循,而且和隶属的每一个脏腑都是有连通的。而奇经八脉显得有点奇特,它不隶属于脏腑,也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因此叫“奇经”。


QI MIAO DE ZHONG YI

奇妙的中医探秘之旅

此处我们只要了解一下最主要的那几个走行就可以了,比如大部分宝宝都知道督脉在人体背后正中间的位置,任脉则位于人体正面正中间的位置,带脉就是在腰部围绕一圈。还有比如“一源三歧”(即任、督、冲三脉)——人体的背后是阳,督脉位于整个背部的正中间,是阳中之阳,因此督脉也被称为阳脉之海;任脉在人体正面的正中间,是所谓的阴中之阴,也叫做阴脉之海;冲脉可以调节十二经气血,叫做十二经之海,又叫做血海(后面还会学到一个穴位叫血海,大家不要搞混了)。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的考试重点,大家了解下就可以了。


奇经八脉沟通十二经脉,同时对十二经脉的气血有灌输作用,他们相互联络,并不是“光杆司令”独立作战,而是联合作战。

前面我们解析完了经脉,接下来学习络脉。最开始的时候我就介绍了络脉的概念,它具有联络的功能,是经脉外面的一个分支,相当于经络系统的“树枝”,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沟通表里,输送气血以滋养全身。


络脉共十五条,亦称“十五络脉”,其中从十二正经、任脉和督脉各分出来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请注意,此处的脾之大络并不是脾脏生出来一络,脾的络应该是络胃,而脾之大络走行在身体的两侧。这样一来,督络管背部,任络管胸腹部,脾之大络管身体两侧,这样整个人体都被络脉无有缝隙地包裹起来了。



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





寻人启事

Search notice

亲爱的读者宝宝们:


在未来沉静耕耘的日子里,为响应伟大祖国在科技领域迈出一大步滴号召,我们准备为大家酝酿一份更大的惊喜——逼真呈现生死奇幻元宇宙空间!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拥有临终装备,最终超越生死之狱!


如果您有上述资源或技术,愿意与我们共襄善举,请私信联系我们,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也恳请其他有缘宝宝为促成此事默默祝愿,我们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联系我们时请备注资源类型,如:影视制作、发行以及3D、CG动画制作,分镜导演、动画导演、视效导演、配音导演,建模(Maya)、渲染、美术(分镜画师及原画师)、音效音乐等技术或资源。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