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s
Khenpo Teachings
Master Teachings
Tutorials
More Resources
Video Search🔍
Study Programs
GUODU
JICHU
JIAXING
RUXING
JINGTU
XUEJING
Guest Lectures (Selected)
GUODU (ADVANCED)
XIUXIN
NIANFOTANG
MIFAJICHU
YouTube Series
Recent Updates
YouTube Channels
YouTube Playlists
YouTube Video Search
Resources
Article Catalogue
Full-text Search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Khenpo Weibos
Qianlong Tripitaka
Website Snapshots (External)
503 BBS (External)
503 Site (External)
Tools
Dictionary
Buddhism Dictionary
Online Offering (External)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 语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索达吉堪布《心经》讲记 ⑯
Back
« Previous
Next »
索达吉堪布《心经》讲记 ⑯
索达吉堪布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2015-11-17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
可订阅哦!
索达吉堪布
释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6
解释正文
按藏传佛教以科判解释佛经的方法,可将《心经》分成三大科判:
全文分三:一、缘起;二、抉择经义;三、随喜赞叹。
甲一(缘起)可分为二:一、宣说六种圆满;二、此经之因缘。
乙一、(宣说六种圆满):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所有佛经的开头,都是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即:我是这样听到的。这是佛入灭前,在回答阿难的问题时立下的规矩:在将佛的开示结集成文字经典的时候,必须加上这句话。其目的,是为了提醒结集者,必须以客观的立场来记录经典,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擅自改动,同时也是为了让后人生信。
其中的“如是”,表示法圆满。即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场,加持观世音菩萨宣说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容,本经所述的从“五蕴皆空”一直到结尾“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菩提萨婆诃”之间的所有内容,全部是佛的语言,佛陀怎样宣说,我就如理如实、完整无缺地记录,既没有增也没有减。
“我”并不是指释迦牟尼佛,也不是指当时的阿难或目犍连尊者,而是指结集者金刚手菩萨。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转了第二次无相法轮,后来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十万菩萨结集成经文。其中的《般若经》,主要是由金刚手菩萨结集的。就像世间人作会议纪要时,会写明:我参会时听到的情况是如何如何,然后是与会人员的签字确认等等一样,“如是我闻”是结集者金刚手菩萨所说的话。
“闻”有两种解释。有些论师认为:“闻”的意思,是只听到而没有懂到,因为佛所宣说的空性境界相当深奥,因此金刚手菩萨很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原原本本地从词句上听到了佛所说的法,但内容我还没有懂到。但觉囊派的达阿那塔却认为这种解释不合理,因为听到时,不一定完全没有懂到内容,也可能懂了一部分,所以不能通过一个字说完全没有听懂内容。
有的论师认为,信心圆满也可包括在“我闻”当中。按大乘论典的解释方法,只有直接 听闻的内容,才包括在“我闻”中,“我闻”指的就是“原原本本直接听闻”;但按小乘的说法来讲,“我闻”不一定是直接在佛前听闻,以前阿难也讲过,他结集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有六万四千法门是在佛陀前亲自听闻的,另外的二万法门是在其他菩萨面前听闻的,所以,间接听闻也包括在“我闻”中。
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
“一时”即“在一个时候”。为什么没有说一个准确的时间呢?因为佛陀的神变是千变万化的,在不同的众生面前,有时显现为是在夏天说法,有时显现为是在冬天说法,之所以在不同史书中,关于佛陀涅槃的时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原因也是这样。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在《广般若》还没有传讲的时候,佛陀已经转了《心经》这个法门,所以说“一时”而没有一个确切时间。
如果是一个凡夫,则可以说我某年某月某日的几点几分几秒在什么经堂里开始宣说什么法,可以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但这里却是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因缘成熟之时。
薄伽梵:即梵文中的“班嘎万纳”,有些佛经中称佛为“世尊”,而有的经中称为“薄伽梵”,“薄伽梵”用的比较多,其意思也就是“出有坏”。
出:超离了轮回和涅槃的边;有:具有六波罗蜜多的功德;坏:毁坏四魔
(摧伏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只有佛陀,才圆满具足了出有坏的功德。
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中。
王舍城是当时摩揭罗国的首都,为印度第一大城。从王舍城到那烂陀寺大概有十八公里。佛陀在王舍城住的时间较长,当时阿难、伽叶、目犍连等都是在王舍城皈依佛陀的。
鹫峰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鹫山。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灵鹫山上有一个老鹰形状的大石(从一些照片上也可看出老鹰形状的山形),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山上有很多鹫鹰,所以此山被叫做灵鹫山。灵鹫山是佛陀二转法轮的主要道场之一。
在普通人面前,佛陀在灵鹫山宣讲了《妙法莲华经》、《涅槃经》等很多经典,但在一些不共的菩萨面前,佛陀早已在清净光明境界中讲过这些法门,故而认为,所谓的灵鹫山,是指佛的唯一行境——法界,灵鹫即法性光明,所以灵鹫山的称呼,是法界智慧的象征。
以前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仓央嘉措到灵鹫山时,看到满山都是《般若经》,所以不敢上山。1990年法王如意宝到灵鹫山时曾说:当时仓央嘉措不敢上山,但这次我们还是要上去的。我们一行人跟随法王如意宝,在山上朝拜了佛陀当时转法轮的说法台、目犍连洞、迦叶洞,以及山顶上的世界和平塔等等。
索达吉堪布《心经》讲记连载中,敬请继续关注。。。
学心经写论文——《理想地球》论文大赛继续报名中。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感恩您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微信号:WYBS_HK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成立宗旨: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官方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
脸书账号:www.facebook.com/wybs2011
联系我们:wybuddhist@163.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