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 附录四 | 《做才是得到》爱他人就要先学会爱自己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做才是得到》
作者:索达吉堪布
愿人人都能成就所愿:
索达吉堪布精彩开示录
33 爱他人就要先学会爱自己吗?
问:利他就要放弃自我,那放弃自我之前,是不是先要找到真我,就像爱他人就要先学会爱自己一样?如果是这样,怎样找到真我、找到自我?
堪布答:若想找到真我,完全可以通过利他这一途径。
按照佛教的观点,执著自我,实际上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往昔所流过的眼泪,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一观察就会发现,人生中的一切痛苦、烦恼、不安,根源统统都是自我——为了“我”的工作,我们辛辛苦苦;为了“我”的感情,我们患得患失;为了“我”的身体,我们殚精竭虑;为了“我”的待遇,我们怨天尤人……
只要执著自我,痛苦就会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而只有放弃自我、选择利他,证悟了无我的境界后,才能找到真我。这一点也是佛教中最深的地方。
如今很多年轻人,生活压力很大、世间的竞争特别重。但若能通过学习佛法,得到一定的境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对当前来讲,佛法是特别宝贵的精神妙药。
34 佛教中提倡的利他是无条件的吗?
问:佛教中提倡利他,但我主动去帮助别人,别人会不会因此而欠我的,被动接受了这种因果?这会不会与利他的观点冲突呢?
堪布答:佛教中提倡的利他,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任何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所接受的帮助,将来是不需要还债的。
就像一个东西,我借给你,你以后要还;但若是送给你了,你就不用还了。
35 做善事如果是为了追求善报,是否自私?
问:佛教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我们在做善事时,如果为了追求一个善报,这是不是体现了人性自私的一面?
堪布答:佛教中做善事,层次是不相同的:
最低的层次,行善是为了追求善报,今天我供养佛陀、做善事,是想自己未来获得快乐。
中等的层次,是把我做善事的功德,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
最高的层次,是明白所做的一切如幻如梦,我做的善事和“我”全部不缘,安住于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中,这叫做三轮体空。
当然,也有人连想获得善报的概念都没有,只是随顺别人做一个善事而已。
所以,做善事有很多种,并不只是为了求一个善报。
36 如何化解“压力山大”?
问:当今全球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到处都存在着“压力山大”,我们个人也要面对生活上、工作上的许多压力。我想问一下,这些大到全球、小到个人的压力,佛教中如何来化解?有人说要放下,但压力不是说放下就不存在了,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堪布答:压力太大了,往往是由于欲望太大了。所以,即使大家不能完全放下,至少也要懂得知足少欲,生活上一切随缘,不要让心中的贪欲过度膨胀。
假如你们对生活的要求特别高,一定要买几套房子、几辆车子,一辈子当房奴、当车奴,到死也没有还完债,这样的人生,压力肯定特别大。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应该降低贪心、减少欲望,尽量地知足少欲。同时,还要懂得谅解别人,不要稍有一点点不开心,就马上怨天尤人,抱怨社会、抱怨父母、抱怨身边的人。
其实,按照佛教的因果理念,你这一世若有福报,财富便会不求自得;没有福报的话,再怎么样拼命追求,也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穷。所以,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些佛理,以随缘的心来面对一切,如此才能活得自在,这也算是一种放下。
37 为什么说没有信仰很可悲?
问:一个没有正确信仰的人,可悲之处在哪里?
堪布答:很有可能无恶不作,最终毁坏自己和他人!
38 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
问:我们汉地很多人是“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信佛带有一种功利性,并不是真正的信仰。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
堪布答:信仰有迷信和正信两种。所谓的迷信,是别人说什么,自己不加分辨,就盲目地相信和崇拜,最终自己也找不到方向。
现在汉地许多人信佛,就带有迷信的成分,烧香拜佛是为了保佑自己健康、平安、快乐……像做生意一样。这种信佛跟信神没有什么差别。
那什么是正信呢?当你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佛教时,你会发现,佛陀觉悟了万法的真理,并用这种智慧给迷茫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众生离苦得乐指明了方向。所以,佛陀非常伟大,他的智慧无与伦比。有了这样的认识,你的信心就不会退失。
当然,要想获得这种信心,必须要长期、系统地学习佛法。若只是浅尝辄止,稍微了解一点佛法,这是远远不够的。
39 皈依佛教后能不能获得幸福?
问:我学了十多年哲学,发现自己仍然很迷茫,觉得很不幸福。请问,如果我皈依佛教,能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堪布答:你皈依后到底能不能幸福,我也不敢保证。因为众生今生中要感受前世的果报,假如你前世造了很多恶业,现在即使皈依了,在前世的报应没有受完之前,也不一定很幸福。不过,我个人多年来长期研究佛教,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讲,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今生皈依的话,对来世的幸福必定会是有利的。
当然,皈不皈依要看自己,信仰都是自由的。但确实很多人在皈依学佛以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极大改变,以前可能是无恶不作,后来找到了人生方向,至少也能不害众生了。
40 佛教是宗教吗?
问:佛教是属于非宗教还是宗教呢?
堪布答:佛教既是宗教,也是非宗教。这样说会不会矛盾呢?并不矛盾,它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说佛教是“宗教”,因为它属于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确实是公认的一种宗教;说佛教是“非宗教”,因为它的教义涵摄一切学问,揭示了万法的真相,并非只是宗教这么简单。所以,现在很多佛教大德,经常在不同场合中说佛教其实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导人向善的完美教育,也是源于这个原因。
41 慈悲观对当代人有什么用?
问:佛教慈悲观对当代人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堪布答:佛教慈悲观对当代人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现在很多人追求金钱,但实际上,就算你拥有很多钱,可以买车、买房子,百般享受也随之而来,你也不一定真正快乐,钱财也很难陪伴你一生。而你心里若有一种慈悲观,这种“财富”就会用之不尽,无论你在人生中遭遇什么,面对它都可以游刃有余,同时还能帮助身边许许多多的人,这样的生命非常有意义。
所以,希望大家能渐渐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并不是一定要建立在物质上。现在人们提倡“低碳”生活,而我们佛教中提倡“低贪”生活,只有贪心越来越少,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欲望,以随缘心来面对一切。
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里,即使住的是露天郊外、吃的是粗茶淡饭,也会感到心满意足。否则,一辈子都在贪心的驱使下,拼命地往前追、往前赶,到了死时,才发现人生竟然如此苍白,这时候叹息也没有用了。
一起阅读
我们现在启动爱心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詳細可以加紫瑩查詢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Vivien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