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有调伏贪欲之毒的能力,就是真正的菩萨
今贪欲如乌毒林,
勇如孔雀能调解,
懦如乌鸦命葬送,
自私焉能调此毒?
如今的贪欲或贪爱,相当于长有乌头等具毒物的森林,只有断除我执,时刻观察自相续,像孔雀一样的菩萨勇士才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格言宝藏论》等 论典中讲:孔雀食毒后,不但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害,对身体、羽毛还能起到好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真正证悟空性的菩萨,也能将贪欲之毒变为修行的顺缘或转为道用。而像乌鸦一样的怯懦、脆弱之人,一定会葬送解脱的性命。
如《佛所行赞》云:“贪欲火焚心,正法生则难,贪欲求世乐,乐增不净业。”若无法对治自相续的贪欲之毒,要想戒律清净、精进修法也是不可能的。就像乌鸦误服毒物后,会断绝命根一样。究其原因,以自私自利心怎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呢?反而言之,谁有调伏贪欲之毒的能力,谁就是真正的菩萨。
面对贪欲之毒,不同根机的众生结局并不相同。比如:懦夫或钝根者,因为不对治或者不能对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菩萨,却能将之变为修道的顺缘或转为道用。
佛陀在《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里面讲 :有一位菩萨叫焰光,他在寂静地已经修行了420万年。后来到城市当中,一位女子对他生起贪心,祈求与他一起生活,若不答应就准备自杀。最终他生起悲心,与她一起生活了12年,不但没有增上罪业,还清净了业障、圆满了资粮。可见,同样是贪欲之毒,自私自利者务必断除,而没有自私自利心的菩萨,却不一定需要这样。正因如此,密宗才有双运的修法。但是这种修法,一般的修行人行持,却会破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而毁坏自他,就像乌鸦吃毒会丧命一样。若以此为借口,让佛法遭受诽谤,过失就无比巨大。
前段时间,我在香港参加佛教研讨会,有些学者问香港理工大学的佛学会会长一些藏传佛教的敏感话题——双运和降伏。当时会长回答:“虽然我没有去过藏地,但据我了解,在藏传佛教的清净寺院中,根本没有修双修法的。”他的上师是刘锐之,刘锐之的上师是敦珠法王。他说:“敦珠法王确实有空行母,但他的弟子并没有这样行持。”
作为出家人,本来应该行持断除贪欲的清净道,但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烦恼深重,却以各种言行毁坏自己的戒体,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在出家修行的道路上维持下去,还俗也不会损害佛教,因为这是自己的自由,佛陀早就作过开许。否则,以出家或在家的身份歪曲佛法的本意,就罪大恶极!
因此,佛教徒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在此基础上,如果懂得一些佛教的道理,慢慢就会有所成就,或不同程度地出现修行境界。否则,连世间基本的人格和伦理道德都没有,在佛教当中也难有立足之地。若连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没有,那就不要说获得解脱了。但个别佛教徒,不仅不能对佛法做贡献,还在大庭广众当中毁坏佛教,这是很惋惜的!
总之,大家都要观察:自己到底是乌鸦还是孔雀,或相续中是自私自利心还是利他心?一般来讲,没有获得一地菩萨之前,没有一点自私自利心,也是很困难的。法王如意宝曾说:“有些人说自己有非常强烈的利他心,但只要是凡夫人,细微的自私自利心决定会有,在遇到对境时,就会现前。”
所以,大家最好不要欺骗自己,否则谁也救度不了。因为若连自己都能欺骗,就会欺骗上师三宝和父母众生。如果自己变成欺诳者,那所作的一切事情都难以成功。因此,在基本的原则上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定位。现在世间人也经常说,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我们是佛教徒,甚至是出家人,那至少要做到什么一定要清楚。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修心利刃轮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父母有什么教导,要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有什么责备,要服服帖帖地接受。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