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东南信风吹起,海流轻抚印度洋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是世界尽头灵魂的故乡。在东西古城的菩提树下,回想西格利亚的经文,赴一场康提的众神狂欢。
——《赤道环游记》
斯里兰卡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明珠,世界宝石大国,最大的眼角膜捐献国家,在2019年被评为全球最值得旅行的国度;马可波罗曾说:她是世间最美的岛屿;然而,就在复活节那天,一切都成了梦魇:3座城市突发9起连环爆炸,25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这个2009年才结束内战的国家,不到10年,再次深陷危难,这是斯里兰卡10年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
圣雄甘地曾说:“我的价值观很简单:真理、非暴力。”佛教所谓的非暴力,并不带有任何政治意味,是对修行人的教诫,如《毗奈耶经》中所说的沙门四法:“人若打我,我不还打;人若骂我,我不还骂;人若嗔我,我不还嗔;人若毁我,我不还毁。”这种忍让的修心原则,就叫非暴力。那这种原则,不说修行人,一般人需不需要呢?也需要。有人认为这很怯懦,怯懦的民族会被强国吞噬,所以应该反抗。然而,18、19世纪各个国家手持武器相互杀戮、征战的过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既不科学,也无利益,和平与人道才是解决任何争端的最佳方式。
近几年国外发生了一次次重大恐怖袭击事件,从新西兰的枪击事件到曼彻斯特竞技场的自杀攻击,从英国伦敦地铁的连环爆炸案到法国巴黎的大规模恐怖袭击,再到现在的斯里兰卡暴力事件。生命如此脆弱,上一秒还在祈祷世界和平,下一秒就已血肉模糊。逝者已逝,愿生者坚强。沉痛过后,我们更要思考世界和平的根源在哪里?
若要寻找世界和平的根源,其实就是大乘慈悲心,没有这颗心的话,不可能真正实现和平。80年代时,藏地有位上师叫莫给桑顿(现已圆寂),在藏族文化界很出名。他也曾说过:“世界和平的命根、中流砥柱,就是大悲心。”其实,不要说世界、国家、民族的和平,仅仅是团体或家庭的和平,也完全依赖于大悲心。具有强烈大悲心的人,与大家共处时自然有种和睦气氛,否则,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时时为了“我”而奋斗,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和平!
也许在当前的因缘下,人们尚不接受宗教的和平观,但因缘成熟时会接受的。比如,缅甸的昂山素季所提倡的和平、非暴力的观念,起初并不被人们接受,但后来大家意识到,这其实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甚至将她的故事拍成了电影《The Lady》。在电影中,她面对着枪口,为了民主、自由、和平,甚至愿意付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实际上,和平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
有位缅甸高级禅修导师说:“没有内心这个小世界的和平,想用袒臂挥拳的方式在外部世界追求和平,就只是空想而已。”全世界需要和平。各个国家,和平不可缺少;社会乃至家庭,都离不开和平。但最根源,是内心的和平。内心的嗔恨如果息灭,不管住在哪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很开心。所以,首先要经常调整我们的心态,这样,实现世界和平是很容易的。个人内心得到平和的时候,它会起到涟漪效应,逐渐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和谐,再到整个世界的和睦,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打开心扉的密钥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
——摘录自《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
——香港科技大学演讲》
《前行广释4\第六十节课》
《信仰与时代
——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这才是真正的过年》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