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46 | 科技要进步,法律要健全,信仰也要跟上 Back

智慧之旅46 | 科技要进步,法律要健全,信仰也要跟上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3-01-07

2013年4月27日,四川大学举办了“信仰、科技与法律”学术讲座,演讲者刚从哈佛、哥伦比亚、乔治华盛顿、科罗拉多以及德国哥廷根大学和马普所讲学归来,与师生探讨了信仰、科技、法律三者的关系,呼吁在当今时代“科技要进步,法律要健全,但信仰也要跟上”。




四川大学位于成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大学地处成都,而成都则是一座佛教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融的都市。例如,来过成都旅游的伙伴往往会去太古里打卡购物,而恰恰在这样一个熙来攘往的潮流商区,坐落着一座安静的千年古寺——大慈寺。

大慈寺也叫古大圣慈寺,建于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

大慈寺与许多历史名人颇有渊源。618年,三藏法师玄奘从长安到成都,学习佛教经论。622年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律院受戒并坐夏学律。玄奘在成都四五年间,究通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讲经,为蜀人所景仰。

后来,安禄山攻陷长安,唐玄宗避难成都。玄宗见大慈寺僧人英干在成都街头施粥,救济贫困百姓,并为国家祈福。他深受感动,乃为英干敕书“大圣慈寺”匾额,赐田一千亩。并钦点云游至蜀的原新罗国(今韩国)三太子无相禅师亲自督建成凡96院8542间、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之后又经扩建,颇具声望。悟达国师曾讲经于大慈寺普贤阁下,听众每日达万余人。之后唐武宗灭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题额,故“不在除毁之例”,是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也是当时蜀中规模最大的佛寺。








牛津大学的人类未来研究所指出:“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最大危险并非瘟疫、饥荒、地震,也不是核战争,而是高度发达的科技。”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速度太快,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能力,它“就像孩童手里的致命武器,”将会发生什么,你无法预计。

他们最担心的是,当电脑的威力一代胜过一代,最终会出现“智能爆炸”现象,它所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绝非一战二战可比。现在大家都担心核武器,担心它被希特勒、本•拉登那样的人使用,伤害所有的生命。但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坚持说,相比而言,还是高科技可怕,如果国际决策层不重视这些,一旦决策失误,“那21世纪可能就是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最后一个世纪。”

由此可见,一味推崇科学,没有宗教信仰为之护航,可能谁都无法保证它会在一种正确的轨道上行进。





孝顺父母,知道感恩和恭敬,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美德,可是到了美国,在那种法制健全的管理中,只要违反法律,即使是父母和子女间的问题、夫妻间的问题,都可以用强制方式处理,稍微有点什么,就可以报警。这似乎很有秩序,但仔细想想,只有法律,也是缺乏温情的。

这毕竟是人的群体。在人类社会中,完全依赖法制,约束不良行为的同时,是否也桎梏了人性?利多弊多,值得观察。





我一直认为,宗教是古老的,但不落伍,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很好的法律。法律的目的是以强制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宗教的意义在于,它教导以信仰方式达成一个人的自我约束。比如,你所信仰的教义不允许偷盗,当它在你的心里从小形成自律,长大了就不会贪污,以致泥足深陷。

所以,我们需要法律,也需要自律。






公元630年,藏地最早的留学生囤弥桑布扎从印度学成归来后,立即创立藏文,结束了此前藏地没有文字的黑暗时代。在他所译的《十善经》里,就专门讲授了上面这十种善法。自十善成为藏民族的行为规范以来,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小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教导:你不能杀人、不能偷盗、不能邪淫、不能说妄语……这些都是不对的。

佛教就是用这四条——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作为根本戒,对佛教徒做了最低的行为要求,从古至今没有变更过。而到了今天,它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佛教内部,德国全球伦理基金会秘书长斯蒂芬•施伦索格在一次演讲中,就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四种通用的文化诉求:

第一,不杀,他们理解为,是对非暴力文化,以及尊重所有生命的诉求:“你不杀——也不会折磨或伤害任何人。” 

第二,不盗,是对团结文化,以及公正经济秩序的诉求:“你不可偷盗——也不可贪污,不可利用、贿赂任何人。” 

第三,不妄语,是对宽容文化,以及诚实生活的诉求:“你不可说谎——也不可欺骗、掩饰,或私自操控。” 

第四,不邪淫,他们理解为,是对以责任文化处理性行为的诉求:“你不可犯奸淫。”

这一条是维护家庭和合的重要条件。你们也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里出现的不信任、不和睦,就是邪淫导致的。

把这四条做好了,再加上不饮酒、不抽烟,这是两项健康文化,那我们的人生就会相当清净和圆满了。在一般人的人看法里,喝酒抽烟只是对健康不利,但在佛教看来,它们对心理健康也不利,因而也被列为最基本的禁行。

听到这里,有人会想:“佛教的条条框框这么多,出家人的、在家人的,学佛是挺好的,但这些戒我受不了。”

其实哪里没有戒呢?它不过是规范行为的准则而已。

做人做事的层次越高,“戒”也越多,这是很自然的事。比如酒店员工,他的戒条就是那些“不准”,如果三星级酒店只有十条“不准”,五星级可能要二十条,七星级至少三十条。国家各级领导也一样,越往上要求越高,一定要做的、绝对不能做的,相当多。做不到,那你就胜任不了。

由此可见,戒律说起来是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好像很束缚,实际上不是,你看得懂,它是真正在保护你。只要你守得好,它会帮你提升做人及修行的素质。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现象:戒守得越来越好,人却变得越来越可怜。

因此,用适度的戒守护行为很重要,尤其是在今天。






前几天我在波士顿,那起爆炸案就发生在我们宾馆旁边,我差点化成空气了。调查发现,两个爆炸都是在远处遥控引爆的,算是比较智能了。记得小时候看的电影里,都是人工点燃导火索,然后爆炸,不像现在这么先进。现在的犯罪都有很多智慧成分。

所以,有时我也思索,对于科技,有没有一个规定——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研发?如果他们对人类、对所有生命真的有慈悲心,有责任感,他们愿意用科技帮助我们消除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引领我们走入健康、高尚的光明之道,那不用说,谁都希望他们下些功夫。否则,如果让那些毫无道德感的人来做这些,那怎么能不令人担忧呢?

我对科技很感兴趣,虽然不懂,但我确实看到了它的简单有效,也感受到了它在众多有意义、有利益的事情上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不过,与此同时,这柄“双刃剑”另一面所散发的寒气——那种无法预知的伤害,就如人类未来研究所所警告的各种不祥后果,却让人想想都胆战心惊。

科技是先进,但它确实有一个用得好、用不好的问题,用得好,就利益全世界,用不好,也可能会伤害甚至摧毁无数生命,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认为的先进,或许是一种进步,但不是纯粹有益,要避免危害面,还需要道德的约束。

所以,科技要进步,法律要健全,但信仰也要跟上。




在这个时代谈信仰,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纠正一些大的偏差,同时也可以在这个纷繁浮躁的世界里,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宁静。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