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罪从心起,但此罪心并不可得 Back

罪从心起,但此罪心并不可得

 7.明辨”本无”


造颂 | 法王如意宝

注解 | 慈诚罗珠堪布

译文 | 益西彭措堪布

出自 | 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



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



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讲记(7)


法王如意宝 造颂

慈诚罗珠堪布 注解

益西彭措堪布 讲述


本有与本无

1


障垢的体性是什么?


在此以明辨“本无”和“本有”的方式,再进一步深入探讨所净罪业的体性。


所要净除的障垢,实际就是由“无明执我”为根本而发起的各种染污心态。


忽现而本无的此等法,仅以众生的分别心就可以造作出来,如同梦境中的种种事物仅由梦心变现。


此处认识障垢的体性时,要像思维梦境是什么体性那样。


梦里的一切无不虚假,根源只是一念梦心,以此一念之心就会似现(看起来好像)有此、有彼,而轮回中所有的梦境也都是由一念妄心住持。


这个妄心就是无明——对于当下的本性不明了,在现起妄相的时候,错认为实有。


继而出现种种错觉,但所有的错觉都表明没任何实物;如果有一丝实物就不叫错觉。


障垢的体性用梦来比喻就非常恰当。


它是忽然性——本来没有却忽尔迷惑,之后各种各样的妄现都显出来了。


这一切妄现的体性需要一概认定是客尘,是本无。


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常常说的“虚幻”,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大概地谈论我们生存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在里头找不到实质,好像还是有一种虚的东西等等。以这种方式根本没办法认识客尘“本无”,也就没办法认识实相。


回顾梦喻,梦里有各种各样的显现,而且会相续,又有作用力。它可以一幕幕地演下去,由因不断地演出果来,就有了刹那刹那接连的相续,还有因果连环关系等。


梦中事,可比喻阿赖耶缘起。


其实,胜义中没有阿赖耶缘起,没有一切因果显现。


就迷乱梦境而言,当一念无明现起时,只要没破掉它,就会连绵不断地演变下去,而且遵循本身的因果法则、有其作用力。


如果在幻梦里起一个善念,就会感觉境相变好,其实是本不存在;如果当时起了恶心,又会感觉境相变坏,其实也本不存在。


总之,幻梦里的一切观感等,都是妄念。



2


以无明为根源演变出来的

都是错觉


然而妄念的规则在于,总无明上可以分出无数个支分,这一切支分也就只是一个总无明。


首先看到根源是无明,才能认定轮回之中不论现什么都是错觉,都是本无而忽现的法。


藏文的“忽然”,翻成汉文就是“客尘”。


“忽然”非常恰当地表示了客尘的状况。如同虚空中本来什么也没有,但是忽然间现起了乌云,这叫忽然性。


这里需要我们以智慧认得它本来无有,是客尘性、是不住。根身器界一概会消陨,就因为它是妄相。


好比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所有的梦境,无论根身、器界,任何男女、老幼、来去、长短、苦乐、增减,因因果果……全都会消失。


同样,以无明为根源,演变出来的一系列妄现,只是错觉中的发展。


由于完全是错觉,所以从始至终的轮回大梦,都是无而显现的。


或者说正现的当下就没有,所以叫它错觉,否则就不能称为虚妄。


如果说它不是实的体性,而是虚的体性,在真实中还有一种虚假法,实际上就还是实法,只不过以虚幻的形态存在。



3


没通达空性

就会对现象产生强烈的实执


关键问题在于,如果不能识透现象的本来空,就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实执。


对于罪障也同样会以为它是实有法,无可忏除、令人恐怖。反之,真正通达空性的人,他当下就能化掉执情。


凡夫则执著很强,对于本无的小事也会一直在心里计较,可以想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二年……


这种盘结不休除了将妄现执为真实外,没有其他原因。


比如有人骂你一句,实际跟空谷回响一样,根本找不到,如果不在意就完全没什么。


然而你一旦执著,它就会不断地起作用,表现在心理、生理的方方面面:心脏一直怦怦跳,血压升高,吃饭胃口也不好,然后消化不良,得胃病,又失眠,其实都是一个妄念变出来的。


由此看到,妄还是有作用。



4


要认识 本无

该从何处下手?


认识妄现的“无”或本来没有,关键要从无明根源上下手。


就像本来什么梦境也没有,忽然迷乱因缘和合,一刹那便入于梦中。


如同这第一刹那入梦般,众生于一念间迷乱就叫做无明。


一念无明之后,便沉入此轮回长夜大梦,梦里以错乱的力量,见到很多很多的显现、各种各样的行动、遭遇、结果等等。


但因为这梦太密集了,没有一刹那间断而是一刹那接一刹那、每一刹那都在错乱里,所以就一直认为面前的错乱境是真实。


分析当他第一念迷时只有迷的状况,能见到自己吗?见不到。


第二念迷时仍处于迷乱,见不见本来自性?还是不见。


直到第一百刹那,都是这样迷。


错乱发生一百刹那后,就倾向于见眼前假相为真实,而不见其本无;同时,如果只认眼前的假相为真,就不现本有。


凡夫的状态即是如此颠倒地把没有的执为是有、把有的执为是没有。



5


凡夫的两个根本执著


《宝性论》中也说到凡夫的两个根本执著,一是增益执,一是损减执。


增益执就是把本无的客尘执为是有,损减执是把本有的佛性执为是无


这既是最开始的源头,也是每一念都陷在幻梦中的原因。


由于已经陷入了无数亿次,密集的梦一直在持续,错乱的惯性力量非常强,导致我们认为确实是如显现般存在,好像它已经混入本性里,永远祛除不掉。


如同本来无云的晴空(无云表示“空”,晴表示“明”)什么相也没有,但它是一种明。



自从被乌云蒙蔽后,在千百年里,从来没出现过光,我们就以为乌云混到本性里去了。


进一步会以为本来就是乌云,而且乌云是真实的,在我们的境界里就只有乌云,没有其他。


同样,将乌云般本无的错乱显现执为是有,将睛空般本有的佛性执为是没有,常年陷在妄境里,这就是凡夫。



6


原来平常的一切都是梦中事


生死如梦,我们一直完全迷在客尘幻相里。


但从罪业是心的一种造作来说,如果了达根源是无明、所谓的罪业无非是从心起,而根源的无明心并不可得,那么以根源所现起的此种彼种,都应当是妄觉中的动作。


造任何善业、恶业或不动业,比如以贪心造盗业、以嗔心造杀业、以种种烦恼心造种种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自己一念心的动作。


既然这一念妄心是虚假的法,那么它的动作也是假的。


实际上整个造业的过程,只能看到是心在不断地动,所生起的各种作为也都是心的表态。


从根本而言,这一切的种种显现都找不到,身、境、方所、时间都不可得,事件也没什么真实性,只是一念心在连续起妄念而已。


从它不明白的角度,叫无明;从妄念上似乎不断有种种造作,就叫做业。


例如去偷,去抢,去杀生来满足口腹之欲,去行淫来得到快乐等等,心有个企图,并以此不断地起作。


其实就像梦里起心去偷,然后感觉到自己正在偷,而且有动作,还有各种过程——那里有个宝贝,就在那间房里,接着去撬门,鬼鬼崇崇地,偷到了一阵满意,之后又做贼心虚,害怕被人发现等等,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梦心。


如果明白这个过程的真相,就会想:哦!原来我以为是非常真实的事,现在才知道,平常的一切作为都是梦中事,只不过我迷得过深,到现在还搞不清状况。


我们一直认为:现量可见房子是真的,对面人是真的,钞票、男女、身体都是真的!


其实如果用中观正理观察,就发现面前的身体是假相,是不存在的法。其他房屋、人、各种动作等等,这一切都并不像所现那样存在。



7


我们认假为真

轮回的机制就出现了


真实当中,唯是大空性。


只因自心迷失,本性也就随着无明的力量,显现成各种各样似乎有的事物


而且“自”还作为其中一员,对面还有各种“他”,之后缘境不断地妄作,制造各种过程。


实际上真正彻悟的人,一切都不见的时候,他还照样能做,这就唯一是真心在起妙用。


所以古德说“大作梦中佛事”。


就证悟者本身来说,一真法界不可思议,没有彼此、来去、长短、取舍等一切相,但也不是堕在断灭里。


而我们却把这些没有的事情,全都执为是有,因此感觉样样都真,并继续建立起各种错乱。


真正以为有自方、他方,也就是有二现时,轮回的机制已经出现,幻梦机制形成了。


心一直缘着二现之境,不断地分别、造作,由此出现同样虚假的有漏业。


继而错乱的力量使它变现出下一个错乱果相,之后因因果果辗转不断,感觉像是时间上有一个个真实的刹那,从过去到未来,不断地延续。


众生以为轮回是真实,而且它会无穷无尽地演变下去,以为时间上各个刹那是很多个不同的实体,它们之间无法融通等等。


由此把不二的法界通过妄自分别,割裂成为一个个刹那和一个个空间上的相。


之后,我们就执著当下一刹那的相为真实,自心完全耽著在上面。


所有这一切都成为障碍。

 


忏悔要义颂

自心明界无垢水晶镜,

若为忽现障尘悉掩蔽,

深明等持影相难现故,

四力白布精勤以拂拭。

忠言心之明点



法王如意宝 造颂


往期精彩




↓↓↓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金刚萨埵心咒内部共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