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法王特辑 | 遥唤上师 · 悉地藏流 Back

法王特辑 | 遥唤上师 · 悉地藏流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12-27

遥|唤|上||悉||藏|流| 


遥唤上师

悉地藏流

传讲时间:2006年2月6日

(个人学习整理,如有错误,在此忏悔!)


浩瀚如来之总相,无余有情之依怙,


显密教法开显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佩带清净之戒饰,拥有无散等持藏,


具备无等智慧眼,大恩上师垂念我。


百万智者之顶饰,千成就者之尊主,


摧毁五浊衰败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了然照见一切法,如母慈爱诸有情,


十自在藏自驾驭,大恩上师垂念我。


无遗断除诸二障,获证四身胜王位,


利乐大海之源头,大恩上师垂念我。


三传承师之代表,寂猛本尊之遍主,


三处空行之商主,大恩上师垂念我。


如海佛陀之补处,如海妙法之源泉,


如海僧众之君主,大恩上师垂念我。


受持香巴之教轨,庄严三学之教法,


开显六加行教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道果教法之砥柱,断法教派之来源,


依修教法持藏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中观教法之主人,大手印教之杲日,


大圆满法之妙车,大恩上师垂念我。


宗喀巴师之行为,米拉日巴之修持,


莲师见解持藏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阿底峡尊之戒律,珠魏滚波之等持,


萨班智慧之领主,大恩上师垂念我。


帕单巴尊之威力,邬金巴尊之悲悯,


穹波智慧之总集,大恩上师垂念我。


于作祈祷具缘子,不懈慈悲而垂念,


加持甘露妙雨流,灌溉心间之莲花。


于泊可怖轮回中,苦难芸芸之群生,


祈愿赐予永安乐,殊胜菩提大慰藉。


五浊猖狂诸损恼,致使徒存虚名已,


现喜刹土之妙欲,祈愿招引于此处。


此十六偈颂,是为利密友班增等个别求解脱者,阿旺罗珠宗美于十六胜生周木蛇年正午时分造。愿增吉祥!


二零零三年藏历十一月译

课前开示


今天我们给大家发了一本小册子,里面有两篇《远唤上师》。第一篇比较长,我想给大家讲第二篇《远唤上师》的内容。

《远唤上师》是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造论,翻译的时间是在上师如意宝刚圆寂以后。当时我心里每天非常痛苦,心情特别糟糕,每天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在这个时候,为了压制自己的情绪,我对此论进行了翻译。



容拓展】:


2004年1月7日(藏历11月15日),正值阿弥陀佛节日,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于四川省成都市示现涅盘。




时间过得相当得快,我们上师如意宝圆寂已经二年多的时间了。一般来讲,按照以前藏传佛教的传统,有些具有信心的弟子或者高僧大德想起自己上师的时候,经常念《远唤上师》的偈诵,有些时候唱诵《远唤上师》的偈诵,有些依靠《远唤上师》经常祈祷,这种现象是相当多的。

现在包括国外经常有一些VCD、磁带里面都有藏文的《远唤上师》的歌。所以我想在座的各位道友,对自己传承的根本上师应该有非常迫切的信心。这种信心按照传承上师的传统和规矩,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可靠的金刚语来祈祷上师,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上师已经圆寂了这么长的时间,在去年、前年的时候,上师的事情一般都不想提,一提的话自己的情绪可能也不好,而且很多道友的情绪也变得特别快,这样的话整个课堂上很多方面不太方便,所以一直也没有讲。

现在我们应该忆念我们的上师,如果我们要观想上师、忆念上师,这个功德大家也非常清楚。《事师五十颂》还有其他续部的相关经典当中也讲得特别清楚,哪怕是一刹那间忆念对上师的功德也是相当大的。



【内容拓展】:

佛说刹那念上师,胜过劫修生次第。
不管是在显宗的佛经当中还是在密宗的佛经当中,佛陀都再三地宣说:在一个大劫、多少亿年当中修各种各样的本尊,其功德本来是非常大的,但是不如刹那忆念上师的功德大。比如有一部经典中讲:千百万劫当中修六波罗蜜多,不如一瞬间、一刹那观修佛陀的功德大;千百万劫当中观修佛陀的功德,不如一刹那间忆念上师的功德大。
所以这里讲,对上师的恩德也好、笑容也好、身相也好,哪怕是短短的一刹那间,用一种世间的忆念来想他,觉得这位上师对我佛法上的恩德非常大,将上师作为一种瑜伽相来想,这个功德是很大的。
《前行》当中引用过一个教证:“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




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应该“远唤上师”。比如说上师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在很远的地方高声呼唤上师,那么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根本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的。弟子以虔诚的信心来呼唤的时候,上师无论是居住在哪一个清净的刹土,他都会以智慧的眼关注我们,随时以他的无分别的智慧来加持我们。这就像是水器放在地上,十五的时候,天空中月亮的月光自然而然会显现于水器中一样,这是无欺的因缘。



【内容拓展】:

《宝性论》云:“如如意宝无分别,无勤赐予所求物,能仁无勤应众机,利他恒住三有中。”



我们具缘弟子在上师清净道场当中,以诚挚的信心,恭敬的呼唤上师的话,上师也会慈悲的垂念我们。上师垂念我们以后,我们自相续会堪能、会成熟。成熟以后做什么事情也很容易。而且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也会遣除违缘。

道友们也不要像我们前一段时间讲《心经》的时候说学术界的一些过失一样,光在理论上花时间也不行的。尤其做为佛教徒,要有一种不共的信心与上师相应,与上师沟通,这一点是不可缺少的。

历代的高僧大德们没有一个对自己的上师不恭敬,不想念的。如果经常忆念、想念上师,那么我们的心相续一定会获得加持。无论是在藏地还是汉地,凡是弘法利生事业相当广大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传承上师具有不共的恭敬心和虔诚之心。所以,无论以后你自己在山里寂静修行也好,还是在大城市里弘法利生也好,或者以其他的方便方法来修持正法,都离不开传承上师的恩德,这一点相当重要。



【内容拓展】:

摘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上师瑜伽
总的来说,要想修行一门正法,首先必须寻找一位具足一切法相的真正上师善知识,然后依教奉行、对上师生起真佛之想、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这一点十分重要。经中也说:“胜义谛是依靠信心而证悟的。”此外,阿底峡尊者也曾经亲口说道:“诸位法友,在没有获得菩提之前需要依止上师,因此要依止殊胜善知识;在没有证悟实相之前需要闻法,因此要谛听上师的教授;一切安乐均是上师的加持,因此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喀喇共穹格西说:“必须认识到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即使精通三藏,但如果不恭敬上师,对上师没有诚信及感恩戴德之心也不会有所收益。”
 
《誓言庄严续》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阿底庄严续》中也说:“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手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
至尊果仓巴也亲口说过:“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又说:“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
另外,哲贡炯巴仁波切也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求无分别之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彼无境心融合时。”


所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远唤上师.悉地藏流》。祈祷文如甘露水一样直接融入、汇入到我们的心田。这篇祈祷文实际上是上师如意宝老人家对像麦彭仁波切、托嘎如意宝等根本上师的一种呼唤。我们也应该以我们自己的传承大恩上师为主的所有上师做为自己的对境来呼唤。《远唤上师》的偈诵应该做成一些金刚道歌,用特别好听声音唱出来,这样也是非常好的。




正式宣讲


今天有十六个颂词,我就简单的从字面上给大家讲一下。字面上也应该比较好懂。下面是这样讲的:


浩瀚如来之总相,无余有情之依怙,

显密教法开显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其实很多偈颂应该把前后的偈颂的内容全部结合起来理解,这点很重要。有些人现在讲一些偈颂的时候,每一个偈颂分开讲,可能会造成词不达意,导致里面的很多内容不能连接起来。


上师是浩瀚如海如来的总相,“总相”并非是因明当中的总相。它是指未来、过去、现在三世无量无边佛陀总体的形象,佛陀完全都是以上师的形象来到人间。上师是三世诸佛一切如来的化身。



【内容拓展】:

摘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上师瑜伽
专心祈祷并修持因——四金刚的本体:吉祥怙主殊胜上师是一切坛城主尊黑日嘎的本体,圆满具足灌顶。仅仅是耳闻目睹、忆念接触上师就足可以播下解脱的种子,上师是诸佛事业的唯一作者,以第四宝现身于世。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而言,上师开示一生一世能成熟解脱的深道,完全通过大悲加持、强力方便将自己安置在金刚持地,所以对自己的恩德胜过佛陀。如果从功德的侧面来衡量,那真可谓密意广大如虚空,智慧无量如大海,悲心猛烈如湍流,自性坚固如山王,视众平等如父母,每份功德不可测。单单依靠祈祷上师也可以在无勤当中获得梦寐以求的一切悉地。心里意念:我依止上师如意宝您,希求您的果位,唯一修持您。满怀感恩戴德之心,禁不住泪流满面。
 
摘自《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
第一、了知上师是佛:了义不了义当中,按照不了义的观点来说,上师是真正的佛化身,他相续(指相对自相续的他相续)所摄的一切佛陀为了利益所化众生,随机调化,身色所包括的化身有为法,依靠一切佛陀的大悲、愿力和所化众生的福德力,如水月般以缘起而显现,如果认识到这一点而满怀恭敬信心虔诚祈祷,就会得到佛陀的加持,这是自然规律。然而,由于自己的智慧薄弱,而仍旧把上师执为实有相状的色身,那么以不清净的耽著导致就会将上师当成平凡者,由此不能成为自相续生起智慧的清净近取因,正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世尊也说过上师是佛陀的幻现。如云:“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上师成立为佛是显宗密宗共同的观点。
按照不共了义的讲法,上师是真正的佛陀法身,这一点以教证、理证来说明。首先以理证明:上师的意——深明无二的基住智慧,不管我们证悟还是没有证悟,就是本体本来清净的佛陀、永恒稳固无迁无变的无为法佛陀法身。如云:“诸佛法性尊,引导皆法身。”基果无二无别的佛陀法身的妙力或者游舞显现出空性影像的上师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是真正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实际上这两者不可分割大平等性或者双运金刚持、普贤如来、金刚萨埵一切部和坛城的遍主周遍有寂的大智慧就是佛陀法身,所以说“器世具德上师尊众前皈依,有情本尊尊母圣众前皈依,现有具德上师圣众前皈依”。内在所表义智慧是上师意法身,能表示法身的能表相的上师显现身语意相。可见,通过法尔理足可证明上师是佛。


无余有情之依怙”就是所有有情的怙主一个也不剩下。世间有些人认为国家总统、国家主席非常了不起,其实他们只是他所统辖的范围当中的一个怙主。而我们的上师对六道轮回众生没有任何亲怨之分,是一切有情的怙主。

我们的上师是显宗和密宗教法的开显者、弘扬者。所以前面三句基本上是讲述了上师具备所有的大功德。

上师如意宝是具足每一个功德。他也是一切如来的化身、一切众生的怙主,对佛法并非偏袒执著,而是将显密教法圆融一味地进行弘扬与开显。祈请这样的大恩上师垂念我!

“上师垂念我”和“上师知”在藏文当中一般是“嗽嘛钦”,喇嘛钦就是上师知的意思。但在这里汉文的意义上好像很接近上师垂念我、关注我、加持我。这样的具有功德的大恩上师就算在很远的地方,您也一定要垂念我,加持我的相续。如果这样分析的话,意义上是更贴近的。

上师即是浩瀚如来的总相、无余有情的怙主、显密教法的开显者,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佩带清净之戒饰,拥有无散等持藏,

具备无等智慧眼,大恩上师垂念我。






这个偈颂讲“戒、定、慧”三学的功德。上师的清净戒律是清净身体的装饰,《赞戒论》当中也讲了,珠宝、珊瑚、玛瑙等是世间的一种装饰品,真正的修行人最好的装饰就是清净的戒律。



【内容拓展】:

   
《赞戒论》:
具相师前已受利乐源,如同珍宝璎珞美饰戒,
  然换一碗豆粉许骤乐,如此严重愚昧诚可笑。
  一切稀有增上定胜因,无垢律藏之别解脱戒,
  佛说此乃佛陀与佛法,世尊悲悯此戒留人间。
  若有欲学净戒善缘者,则定欢喜闻思佛教义,
  以欢喜心引出妙功德,无勤之中获得三学德。



拥有无散的等持藏,上师始终都是安住在无散乱的境界当中,也就是说具有不散乱等持的宝藏。而且上师还有无与伦比、无有同等的智慧之眼。

上师具足戒定慧三学,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百万智者之顶饰,千成就者之尊主,
摧毁五浊衰败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我的根本上师已经成为百万智者的顶饰。不管是在世间法方面,还是在出世间的佛法方面,有多少具有智慧的人都无法与之相比,全部恭恭敬敬顶戴上师。这里主要是上师如意宝对麦彭仁波切的祈祷和远唤。

在现在这个时代中,不管是在藏地还是汉地,像上师老人家那样经通佛法的人确实是非常难得,所以智者们都完全赞叹、恭敬这样的一个上师。

上师也是大成就者们的尊主。上师在世时,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些显示神通的大成就们,一到学院都无法显示神通。上师如意宝是成千上万大成就者们的主尊。

摧毁五浊衰败者,意思是依靠上师的发心和加持,五浊恶世的各种衰败、疾病、险难都会消失。所以上师也是摧毁五浊衰败者。



【内容拓展】:

摘自《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
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我们这些身处五浊横流恶世的众生,没有能够被过去的诸佛所调化。以大悲关照,为了摄受刚强难化的我们,金刚持佛特意披上人皮,显现人相降临于世,尽管上师的断证功德与诸佛平等,可是对于我自身来说,上师恩德远远超过佛陀。像上师给我的利益,父母不曾给过,亲朋好友没有做过,共称利济世人的大尊主谁也没有办到,那么上师究竟是怎样饶益我的呢?他教我弃舍不善的道理,而封闭了恶趣的门闩;他教我奉行善业的方法,而树立起善趣与解脱的梯子;上师让我发殊胜菩提心,从而播下了遍知佛性的种子;上师为我直指觉性法身,实是赐予了究竟法身的传家宝。所以,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对我们来说,上师的深恩厚德胜过佛陀。
   



大恩上师垂念我,法王如意宝的赞叹句中的每一个颂词中都具有特别深的内容。平时有些金刚道友也写金刚歌或者赞颂上师,有些写的词句要好一点,但内容完全是凭自已的分别念,解释的话就没有什么颗解释的。而此论的每一句话讲得都是甚深的上师具体功德。

上师即是百万智者的顶饰、大成就者们的尊主、摧毁五浊衰败者,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了然照见一切法,如母慈爱诸有情,

十自在藏自驾驭,大恩上师垂念我。





智悲力即智慧、悲心、力量,这三者是佛陀的功德。上师的智慧能照见一切万法,上师的悲心对一切众生就像母亲对自已的孩童一样的,从利益众生方面,上师的能力已经具备了十种自在(寿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胜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法自在)的宝藏。


关于十种自在的内容在《入中论》等论典中已经讲过。有些上师智慧不够,连稍微深一点的显宗内容都讲不出来。但是我们的上师无论是讲授显宗、密宗,还是讲授最无上大圆满,所有的教法都是自在驾驭。


在悲心方面,上师对每一位弟子用什么样方式来保护,采取什么方式传讲佛法,都是十分清楚;在能力方面,末法时代上师必须具备威力,否则虽然拥有悲心和智慧,但是没有一定的发心和自在,即使给别人宣讲佛法,或者扩大弘法利生的事业,也是相当困难的。

    


【内容拓展】:

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我也经常想:我们肉眼虽然看不见法王飞来飞去,但是通过推理完全能够了知法王如意宝的成就。尤其“文革”时,整个藏传佛教毁坏得那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法王如意宝不仅对佛法再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如此众多的僧众,在整顿僧团、弘扬佛法方面作出了卓著贡献。由此推断,法王如意宝肯定是大菩萨,如果不是大菩萨,一般的凡夫人谁能如此成功?
   



上师具足智悲力功德,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无遗断除诸二障,获证四身胜王位,
利乐大海之源头,大恩上师垂念我。





这里讲的是究竟的断证功德。上师在显现上是以一般人的形象来度化众生,实际上他已经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获得了法报化和本性四身的王位。并且从事业的角度来讲,上师是众生利乐大海的源泉。

上师具有智慧、断证、事业诸功德,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三传承师之代表,寂猛本尊之遍主,

三处空行之商主,大恩上师垂念我。






上师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传三大传承的代表。上师是寂猛一百尊之遍主;“三处”即三界的空行母,或者是法身界、报身界、化身界三处的空行母。这里也是一种比喻的方式。


【内容拓展】:

摘自《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
依止上师的方便法就是感恩戴德的恭敬信心。要产生感恩戴德的恭敬信心的方便法,上师的身为色身,意是法身,这二者双运就是黑日嘎。“黑”是法界,“嘎”是智慧,“日”是双运。上师在任何坛城“黑日嘎”的本体中圆满灌顶等。依靠了知上师是佛等五种了知而生起敬信心。上师的每一分功德也不可思议,是指什么呢?就是身语意之密不可思议的智慧,虚空遍及之处法身周遍,法身遍及之处报身周遍,报身遍及之处化身周遍。身语意一切种相,身体具足相好庄严的一切功德,语言具足梵音的一切功德,意呈现智悲的一切功德。身体,在诸十地菩萨前显示报身,于除此之外的众生前显示化身和种种幻化。比如,如来的无见顶相,持力菩萨显示神变力,到上方不可思议的世界去观看,结果也没有见到它的边际;有时俗人也可以接触到,能呈现出所有所知相。语一切种相,能显现出天语、龙语等应有尽有的所有音声。意一切种相,在智悲力的境界中如如不动,在我面前表现出贪嗔等相。
   



上师是三根本(上师、空行、护法)的怙主,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如海佛陀之补处,如海妙法之源泉,

如海僧众之君主,大恩上师垂念我。






这里讲的是上师具足三宝的功德。上师是如海般佛陀的补处,所有显宗、密宗妙法的来源。如果上师没有讲法的话,我们相续当中的悲心也很难升起。因此,世间任何一个恩德都无法与上师的恩德相比。因为我们相续当中的每一分功德、每一分智慧都来自于上师的恩德。



【内容拓展】:
   
摘自《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
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外三宝也完全归集在上师中,上师的身体是僧宝,语言是妙法,意是佛陀,如云:“清净离得心是佛,不变无垢为正法,功德任运圆满僧,是故自之心性胜。”内三根本的本体是上师:加持的根本也就是上师,所表义上师是大智慧,能表相的上师身体无论是密咒师还是出家相就是他;悉地根本的本尊,其中法性义的本尊是上师的意——大智慧,有法相的浩瀚寂猛本尊也是上师大智慧的游舞;事业根本的空行也是上师大智慧法性虚空中不灭呈现出的大悲妙力现解脱。布绕瓦尊者曾经说:“空悲唯一身,三有大乐体,远离戏论垢,礼师金刚足。”上师的意是法身,语是报身,身是化身,功德是财神,事业是护法神。浩如烟海的皈依境散摄的作者就是上师,比如,阳光的根源是太阳,一切光线都集于太阳的本体中,同样,如海的皈依境,向外也是由上师的大智慧中散射的,向内也回归到上师的大智慧中。因此,我们务必知道上师是一切皈依境散摄的总体。




世间上的任何金钱与我们相续当中的因果正见,能不能相比呢?比如昨天运来了五十吨价值二十万元左右的大米,有的人就会觉得很了不起。但是我相续当中一刹那的因果正见价值是什么样的,你们自已可以想一想。


这里也可以说上师是妙法的源泉,上师是如海僧众的君主。学院这么多僧众都是依靠上师一个人的威力来到这里。而在别的地方并不一定是这样。在国外,有的大法师包一个大的体育场,里面有大概8、9万在家人听法,而出家人也就几百人。所以像学院这么多僧众的来源是依靠谁,大家应该非常清楚。所以上师与上师也不同,发心不同、事业不同,从显现上的加持也不同。我们应该对自已传承上师、根本上师始终祈祷非常重要。


上师是如海佛陀之补处、如海妙法之源泉、如海僧众之君主,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下面从藏地八大教派教主的角度来讲:


受持香巴之教轨,庄严三学之教法,

开显六加行教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我的根本上师是受持香巴派,也可以说我的根本上师是香巴教派的教主。

香巴是嘎举派中的一个教法。后面我们会讲到有一位穹波瓦尊者,他主要弘扬香巴派,该派也是藏地非常出名的八大教派之一,现在香巴派已经隐没了。

庄严三学是指噶当派,该派主要修持是佛陀、度母、观世音、不动佛四大本尊,并且以“三学”为主。

开显六加行,是指觉囊派。该派修十轮金刚时需要六加行。六加行我们以前在《忠言心之明点》和一些十轮金刚的内修法中曾经讲过六加行的内容,在这里就不广说了。

上师是香巴派、噶当派、觉囊派三大教派的教主,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道果教法之砥柱,断法教派之来源,
依修教法持藏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这里的道果法是指萨迦派,意思就是说上师是萨迦派是道果法的教主。


断法是从帕单巴传下来的,这里也叫息结派。息结是谐音,是帕单巴传下来的般若法门,此法是从印度传到藏地。还有依修派,也是一个教派。


上师即是道果法之砥柱、断法之来源、依修教法的持藏者,这样的大恩上师,请您垂念我!


中观教法之主人,大手印教之杲日,
大圆满法之妙车,大恩上师垂念我。






中观教法主要是指格鲁派,大手印是指噶举派。我的上师是大圆满的创始者。这里是将依修和断法在一起,总共讲八种教派,包含了藏地所有的教派。就像汉传佛教中禅宗祖师的教法、净土宗的教法、天台宗的教法这些的教主,全部都包含在这里。可能从来对佛法没有甚深认识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禅宗的祖师就是禅宗的祖师,净土宗的祖师就是净土宗的祖师,怎么会是全部融于一体呢?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今天,我为什么要讲远唤上师呢?其实目的有两个:第一,大家应该随时祈祷上师。如果你经常想念上师,或者心里有烦恼,出现一些违缘,在家里或者是山上用呼唤上师的方式来祈祷,这种祈祷对每一个修行人始终是不能离开的。

还有一个原因,法王如意宝显现上是我们宁玛巴的教主,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也都是宁玛巴的教主,但此处讲到上师是一切教派之教主,为什么呢?这里具有很甚深的密意。

我们做为弟子,一定要对所有的教派有恭敬心,以后一旦你具有弘法利生的能力的话,应该站在宁玛巴的角度,弘扬所有的教法。如果没有弘扬所有的教法的能力,也不能毁谤其他的教派,这一点希望大家心里面发这样的愿。

有些人认为:我是学藏传佛教的,汉地的净土宗也不好,禅宗也不好......”,有些人认为:我是学宁玛巴的,格鲁派、觉囊派全部都不好......”,如果以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态度来修学佛法的话,恐怕心相续中不一定能生起真正的智慧和悲心。

我们今天学习远唤上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第一点是时常祈祷自己的上师;第二点,从现在开始,对所有的教派应该以恭敬心来对待,不能说这个教派不好,那个教派不好,甚至更不能毁谤其他的教派。对所有教派的高僧大德们应该以恭敬心、清净心来对待,这是我们的责任。

【内容拓展】:

摘自《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虽然各个教派的上师显现不同,但大多是同一本体的不同化身。
比如,大智者班禅罗桑曲嘉(第四世班禅大师)曾说过:“大智成就莲花生,化身具德燃灯尊(阿底峡),又化乐桑扎巴华(宗喀巴),我无其余皈依境。”首先是前译宁玛派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士;然后在后弘时期,藏传佛教又由无等阿底峡尊者重新弘扬光大;之后,再由宗喀巴大师将其广弘于十方。显现上是三位不同的上师,实际上是一个本体。其他很多智者也认为,藏地众多教派的上师们,都是一个本体的不同化现。这样承许是有理由的,此处因时间关系,暂不详述。
此外,不同教派所阐述的佛法,究竟密意也没有差别。比如,若仔细去了解宁玛派的《大圆满心性休息》,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噶举派的《解脱庄严宝论》,萨迦派的《三显三续引导文》,以及觉囊派的《山法了义海论》等论典,就会发现,各派的佛法虽然显现上有差别,但究竟密意别无二致。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对此已生起很深的定解。
你们当中有学习宁玛派的,也有学习其他教派的,希望大家不要互相排斥。佛弟子之间的互相排斥、诋毁和攻击,不但会给佛教带来危害,也会成为自己修行的障碍。我们应该对所有教派观清净心,对佛陀无垢的密意生起信解,这种认识是不可缺少的。
宗喀巴大师曾讲:“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这是非常甚深的窍诀。
   


在学院,由于上师如意宝老人家的加持,其座下所有的弟子虽然现在还“长”得不是很高,但确实是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上师始终都在教诫我们不能对任何一个教派起邪见,因为一切教派都是如来的教法。


【内容拓展】:

摘自《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在我来自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法王如意宝一直提倡宗派和合。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学院的坛城,设立了以南传、北传、藏传三大传承为主的十多个经堂。南传佛教的经堂里,供奉了小乘佛像与声闻阿罗汉的塑像。北传佛教的经堂里,供奉了济公和尚、弥勒佛等塑像。藏传佛教的经堂里,供奉了八大教派的祖师像。虽然关于苯教有很多争议,但坛城也供奉了苯教祖师辛绕米沃的塑像。佛学院的利美思想,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设立了经堂,供大家供奉、转绕、礼拜,而且,不同宗派的论典,都在平等传授。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利美精神。
关于佛教,正如佛陀在经中所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只要是佛陀的教法,就会让人断除一切恶行,行持所有善法,调伏自心令其清净。佛教既是宗教,也是教育,它的任何教法都能利益众生。《四十二章经》中以蜂蜜比喻佛法中边皆甜,《贤愚经》则以水来比喻佛法是任何人都需要的。有些人认为,佛法是少部分人的信仰。这是很狭隘的想法。



我们讲《心经》时也说过,在藏传佛教中,八大教派中没有一个教派不学《心经》,。所有教派学习佛法的核心就是《心经》。在汉传佛教方面,没有一个宗派不学《心经》,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的法师也都在讲《心经》;甚至以前的唐密,也是在修学《心经》的。

从大的方面来讲,首先从发菩提心方面没有大的差别,所有的大乘教法都是这样,中间积累二资粮没什么差别,最后获得佛果没有什么差别,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度母等等全部所依止的上师佛陀本尊。只是细微的有些不同,比如说,华严宗有打华严禅、禅宗有打禅七,净土法门就是念佛法门来修持,密宗用不共的窍决来修持,这是每一个宗派都有一些不同的教言。

所以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要改变。我以前有时候也是觉得自己学的如何如何。尤其是学习一些因明中观的时候,还是有种寻伺的习气,始终还是觉得自己的宗派如何如何好。上师如意宝在晚年的时候,显现上经常说起年轻时在辩论过程中很有可能造了谤法罪,因此一定要忏悔。老人家的话语对我们后学者心的相续影响还是非常深。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各教各派要有恭敬心。

现在不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一些没有宗派分歧的法师,弘法事业确实非常广大。而仅仅是关注自己的寺院,对其他寺院都不承认的话,他的事业也不会广大。但若仅仅学一个宁玛巴的教法,对其他宗派全部反对,那在宁玛派的范围中也许会有一点立足之地,到其他地方恐怕不行。

有人问我:“你们学院有什么特色?”我回答说:“我们学院别的不敢说,但是对任何一个佛教宗派,我们都是非常恭敬的,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观点也不放弃。学院中出来的人就应该具足学院的特色,因为对任何宗派的毁谤言词都没有必要,而且很容易造下谤法罪,后果非常可怕。

所以上师如意宝为什么说自己的上师把所有教派都融于一体,是所有教法的教主,这样讲是有甚深的密意。

上师即此三大教派的教主,这样的大恩上师请垂念我!


 


宗喀巴师之行为,米拉日巴之修持,
莲师见解持藏者,大恩上师垂念我。






在藏传佛教中,持戒和在行为最好的是格鲁派。他们的寺院,包括经堂里面放的垫子,都是非常整齐的,一看就让人生起信心。我原来去过一个格鲁派的寺院,他们供斋把木桶放在厨房里面摆的整整齐齐的,连茶壶也放的非常整齐,衣饰方面的话,也是非常整洁的。我们学院人太多,有时候放一个垫子,今天放的好好的,明天被丢到门口。


【内容拓展】:

摘自百度词条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汉语中俗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格鲁派创立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逐步占据了藏传佛教的主导地位。



我希望我们出家人以后在衣饰方面不要穿得太过了。以前我们在小的时候,真的买衣服很困难的,穿破烂的还是有这种情况的。现在有些人穿得破破烂烂的,有些穿得很脏,一看起来,头发也是脏的,胡子也是脏的,再加上好像衣服也是特别的脏,这样看起来,不信佛教的人把出家人作为对境就会有一些不好的印象。所以,不管怎么样,你自己的衣服穿得整齐一点,这个时间肯定是有的。我们有些道友认为自己要背诵,每天都是闻思修行特别忙,穿衣服的时间也是没有的,穿的时候,左边拉的高一点,右边拖在地上,这也是一种行为,但这样不太好,应该以后在衣饰方面也该整齐。

包括住房方面,上师如意宝也讲过:去拉萨格鲁派上师的家里非常舒服,屋子里除了茶壶、钢炉等生活必需品外,其他的就是书,看上去非常整齐清爽。他自己也是坐得很端直的。我想我们以后行为向格鲁派学习。以前在国外的一些高僧大德,以他的行为或者穿着也吸引很多人。很多人以他的微笑呀、衣饰呀,在自相续中生起信心。所以出家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穿衣服不要太破烂,在方方面面表现佛教的慈悲与智慧,这才是真正佛教徒的行为。

修行时,应该像米拉日巴那样苦行,自己的亲朋好友、名声财产全部放弃。行为方面,格鲁派谁也不能比的。从苦行方面,像米拉日巴和噶举派的话,没有能够超胜他们的。这些噶当派和噶举派的高僧大德们非常了不起。


【内容拓展】:
   
摘自百度词条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教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佛语传承或教授传承。“噶举”一词还可以表示“口传”的意思,特别是噶举派注重对密法的实际修炼,而对密法的修行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这也是“噶举派”命名的因素和由来。由于这一派的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人修法时都着白布僧群,因此有白教的称呼。



见解方面,应以莲花生大师的见解为准。我们宁玛巴不是自夸自己的,应该说是显宗密宗,尤其是大圆满的无二正见远远超过其他宗派的见解。这一点,为什么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一直在一些窍诀论中再三嘱托的原因也在这里。所以,我们要具有宗喀巴大师格鲁派的行为,米拉日巴的苦行的精神,还有莲花生大士的见解。


【内容拓展】:

摘自百度词条
宁玛派藏传佛教始祖莲华生大士所创立的宗派,俗称"红教"。藏文"宁玛"的意思是"老派",或"旧译派",有别于后来其他祖师创立的"新译派"(白教、花教、黄教)。
莲师在印度等地,尽得显密佛法大成,在各地大转法轮,度化了无数众生。并为保存教法,训练了许多译师,又从印度延请三藏法师,取来完整的显密经典,译注成藏文。另一特点是除了心意传承、表徵传承、口耳传承外,还有"库藏"传承。
莲师已成就的弟子,发愿转世为取库藏大师,适时取出预藏的教法,以利乐众生。宁玛派佛法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博而言,从初发心到证虹身成佛,灿然完备;修持上注重实修,精简直接,直击心要,以瑜珈士即生取证为主。
宁玛派的超胜证悟法门是"大圆满",有祖师说: "大圆满法为心印、表徵、口耳三种传承祖师之心要,空行母之心血,九乘中之最上乘者为净恶业之水,铲除罪障之刀,谁得此法皆起满足之心,如得摩尼宝","大圆满乃自性当体流露,立地了悟,是最高超速成圆满的法门,一切如来所说法,无不流入大圆满海中,有如登高山顶远眺十方,得此法其他九乘教法都能了然"。其下半部"顿超"(藏文"脱噶"),修成时肉身化成彩虹光身,是不共的特殊深奥法门。



具足宗喀巴大师之行为、米拉日巴之苦行、莲花生大师之见解的大恩上师请垂念我!


阿底峡尊之戒律,珠魏滚波之等持,

萨班智慧之领主,大恩上师垂念我。





 

具足阿底峡尊者那样的戒律。不管是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戒一直是一尘不染的,就像阿底峡尊者这样在整个佛教历史上也是非常难得的。

“珠魏滚波之等持”,珠魏滚波,是觉囊派,我们昨前天说的达那他,他的译名也叫做珠魏滚波。觉囊派的达那他的等持在很长时间或者一个等持中不需要动摇,而且他的弘法利生的事业也相当大。以前我们也讲过吧,觉囊派在中间教法受到衰败,后来珠魏滚波造了《印度佛教史》、《时轮金刚》的法门,进一步的弘扬觉囊派的教法。后来,在整个藏区也非常兴盛。



【内容拓展】:

摘自百度词条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之一。“觉囊”最初是西藏日喀则拉孜县彭措林乡境内的某一山谷名称,全称为“觉摩囊”。其教派起源于后藏裕莫·弥觉多杰(11世纪人)。弥觉多杰首创藏传佛教中观“他空见”学说。至13世纪末,觉囊派第五代传承人衮邦·吐吉尊追(1243-1313)时期,将其学派发展成为拥有寺院道场的一支教派,名为“觉囊派”(尕藏加:《世界佛教通史》第七卷—中国藏传佛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萨迦班智达的智慧。萨迦班智达.更嘎江参,是《格言宝藏论》的作者。他是藏地公认的三大文殊(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之一。



【内容拓展】:



摘自百度词条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境内,寺院分南北二寺,重曲河横贯其间,南寺位于南岸的平坝上,北寺坐落在北岸的本波山“灰白土”山岩下。“萨迦”是藏语地名,意为灰土,因建寺地点的地理特征呈灰白色而取地名。由于萨迦教派在历史上曾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权,故由教派名又称地方政权名称。该派寺院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三怙主”菩萨的红、白、蓝三色条。又俗称“花教”。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1034—1102),自称是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即赤松德赞时期的大臣昆·巴沃加及其第三子七觉士之一的昆·鲁益旺布家族。




具足阿底峡尊者之戒律、达那他之等持、萨迦班智达之智慧的大恩上师请垂念我!

    

帕单巴尊之威力,邬金巴尊之悲悯,

穹波智慧之总集,大恩上师垂念我。





帕单巴,刚才我们讲了,从印度到藏地,后来在汉地五台山很多地方弘扬佛法。以前我们讲《大圆满前行》的时候,也讲过一些他的故事。《帕单巴的传记》也很厚的。帕单巴尊者在弘法利生方面的威力是相当大的。



【内容拓展】:

此论作者是单巴桑吉尊者,他是非常著名的印度论师,降生于印度南方的碑达地方,与龙猛菩萨的降生地相同。从小就精通声明等各种学问,在那烂陀寺的善天论师前出家,此后又依止了多位上师。《青史》中记载,他依止了54位大成就者,包括龙猛菩萨、圣天论师、法称论师等。也有其他历史中说,他依止了五百多位上师。在印度金刚座、八大尸陀林等很多地方不断修行,亲见了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三十六本尊,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广大。
正法从印度传入藏地,这些印度高僧大德、班智达的恩德非常大,如静命论师、阿底峡尊者以及莲花生大士,甚至包括静命论师在内的很多大德也是在藏地圆寂的。因此,在藏地任何高僧大德、修行者的心目中,印度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国度。在任何地方,如果有许多成就的大德,以他们的前世愿力、无缘大悲、无比智慧广弘佛法的话,后学者自然而然会对这个地方、这些大德,生起敬仰之心,这也是大家应该了知的事情。
据历史记载,尊者曾经五次来到藏地,最后一次,是在汉地驻留了十二年后,从汉地前往藏地的;也有些说他在汉地示现圆寂后,重新在藏地出现的。我曾翻阅了一些历史,说五台山有一个金刚窟,单巴桑吉尊者在那里不舍肉身而成就,二十年前我把这段历史记录在我著的《五台山志》中。前些年我去五台山,特意朝拜了东台的金刚窟。
现在有些年轻人说汉地的达摩祖师就是帕单巴桑吉,因为尊者的历史跟达摩祖师的传记有相似之处,如达摩祖师圆寂后,有人看到他穿一只鞋回印度了,很多人不相信,挖出龛来看,确实只剩下一只鞋。同样,单巴桑吉尊者在藏地某寺院圆寂,也显现此种形象。有这种说法。
但我看的历史中说,单巴桑吉尊者圆寂的时间是公元1117年,达摩祖师圆寂的时间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公元536年或528年,如此就有五六百年的偏差。不过也有历史记载,单巴桑吉尊者住世了五百年,如此勉强对得上,但也比较牵强。
单巴祖师着重弘扬般若法门,他所开创的法脉叫息结派,属于般若法门中直接断开分别念的断法系列,非常殊胜。这个法门跟汉地弘扬的禅宗比较相似,而达摩祖师是汉传禅宗初祖。
从单巴桑吉尊者的传记看,他还著有医学、天文学及其他教言类等论典。



大成就者邬金巴,实际上是噶举派的一个大德,在大约1230年出生。他是噶玛巴第二世的弟子,是第三世噶玛巴的经师,噶玛巴自生金刚的上师。后来,被元世祖迎请到北京,成为国师。他的悲悯心无论是对汉地,还是对藏地,对所有的众生的悲悯心极为强烈。

穹波尊者,是智慧的总集。他是宋朝时期的人,原本是苯教的人,后来到印度和尼泊尔依止了150多个上师,后来开始弘扬香巴派,在一段时间非常兴盛的,是属于噶举派,有很多寺院,培养了数十万僧众。他大概活了150多岁。以前上师如意宝也是讲了他的很多的故事。但是香巴派的教法常驻了400年左右,现在基本上已经隐没了。有些历史书上是这样讲的。

意思是我们的上师是具足帕单巴的威力,也具足了邬金巴的悲悯心和穹波尊者的智慧。

以上基本上是藏地雪域里的各教各派,诸佛菩萨化现的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的化身,他们与汉地的达摩祖师,智者大师的本体融于一体。我们这样赞叹的话,对佛法以前不了解的话,有的就会说:“怎么是这样的,我本来是学净土宗的,学净土宗说印光法师差不多,那么说其他的,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可能有人会这样想的,但实际上,我们与诸佛菩萨在本性上是无二无别的,或者对各教派的上师成为一体。

去年我们学《中观庄严论释》,在总义部分,讲到所有的亲教师都是菩提萨埵的化身。所有的教派实际上师圆融一体。这一点很重要。



【内容拓展】:
综上所述,这位亲教师最初在藏地开创佛教之宗轨,中间大力广泛加以弘扬,
总的来讲,尊者在暗无天日的藏地雪域点亮了佛法明灯,并依靠其发心力将之大力地广泛弘扬。
最终层出不穷地示现护持这一教法的化身,乃至佛法住世期间源源不断。
所谓的亲教师也就是指堪布。堪布菩提萨埵层出不穷地化现很多阿阇黎,也可以说,未来出现的这些传承亲教师和堪布,全部是尊者的化身。但这里所说的是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不具足法相,只具有名相的这些人,一定不是尊者的化现。
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正是在藏地树立起佛教的这位伟大亲教师才使亲教师的源流代代延续、一脉相承,乃至未来佛法住世期间凡是化现为亲教师身份的诸位大德实际上与尊者静命论师均是一味一体。
这一点,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佛法在藏地住世期间,所有具有法相的大德和亲教师都与静命论师无二无别,全部是他的化身。
《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很多论典中,专门对静命论师和莲花生大师作过赞叹。实际上,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静命论师在法界中是无二无别的。现在的很多善知识,包括上师如意宝在内,都可以说是静命论师的化身。这些传承上师、亲教师们,乃至佛法住世期间,始终不断地饶益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
因此毋庸置疑,藏地佛法得以住留完全来自于这位大师发心与宏愿的威德力。可是,在千差万别的人们心目中,却认为这是由各自的一位上师及寺院的事业所致,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比如说,包括刀能理发与衣能着色在内完全来源于佛陀事业的加持,但人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聚合了帕单巴尊者的威力、邬金巴尊者的悲悯以及穹波尊者之智慧的大恩上师请垂念我!


于作祈祷具缘子,不懈慈悲而垂念,

加持甘露妙雨流,灌溉心间之莲花。






这里作为具有信心、有缘的弟子作了这样的祈祷。我们一方面赞美、赞扬上师,一方面诚心的祈祷上师。上师您老人家应该慈悲的垂念我们。让您加持的甘露的雨水灌溉我们心底的莲花。我们的心间的莲花没有您的加持始终是没有办法盛开的。有了您加持的雨水,有希望成熟,有希望开启。所以,祈祷上师非常必要。



【内容拓展】:

摘自《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
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依师法即恭敬信心非尊重,修师法即恭敬信心非祈祷。”怙主格芒仁波切也曾亲言:“大圆满之道近因行为就是满怀感恩戴德的恭敬信心修上师瑜伽。”因此,我们一定要生起感恩戴德的敬信心。邬金莲花生大士如此说道:“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又云:“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
   


尤其是我们作为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经常祈祷上师,在修行过程中的很多违缘就会消失。现在末法时代,五浊猖狂的时候,自己想当一个很好的出家人或者修行人,如果没有这样祈祷的话,到了一定的时候,你自己的心也变了。虽然你的心没有变,但是外缘已经变了。自己没有办法对付,到了一定的时候,实在无能为力。


所以,我原来讲《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讲三宝的时候,再三给大家讲,作为自己的话,当然这方面的一点苦乐都没有的话,给你们说的话,有的时候真的很惭愧,也不是说一些谦虚的话。


前段时间电视台采访我:“你写了很多书,你现在是如何具足菩提心?”,我很坦白的、很直爽的说,写书、著书应该是我的一种爱好,作为菩提心的话,我是反反复复观察,在我的相续当中,现在肯定是算不上的。因为菩提心需要真正做到忘我,不要说胜义菩提心,真正的世俗菩提心,我都没有具足。我确实喜欢讲一些佛法,然后也写一些书,也翻译一些书,就像一个喜欢唱歌的人经常跑到歌舞厅去唱歌,这和我的爱好没有什么差别。可能前世对佛法有一些因缘,今生当中这方面。这个肯定算不上菩提心。


所以我自己好像对祈祷上师也是不足够。有时候很想上师,这个是真实的。这个世界除了上师以外,最想念的,也应该是没有的。今年我到昆明一带的时候,有上师经常去过的地方,见了以后,不想到外面去,当时心里很伤心的。到了北京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心情。我一直待在屋里,觉得这样舒服。确实对上师也是有一种信心吧。


经常祈祷,修上师瑜伽,把上师的智慧融入自己的心。有时候没有时间,而且习气也很微薄,但我个人这么多年当中不断的学习佛法,哪一个是重要,哪一个是不重要?这一点,我想是应该分清楚的。比如,买东西的一个人,他自己虽然很穷,但是他知道这个是很正规的,这个是真正的货物,这个是假冒伪劣品。他对客人说你买这个是最好的,回去以后可以用很长时间。这个你最好不要买。


所以,我像是佛法大宝库里面的一名服务员,对这个是了解一点的。希望大家始终将上师如意宝为主的所有的传承上师融为一体。对上师的恭敬,对上师的祈祷,自相续中的很多烦恼也会自然而消除。


同时,我们对大圆满、般若空性这方面的证悟、见解蒸蒸日上。如果对上师一点都不祈祷,对三宝一点都不祈祷,一直在想“我要开悟”、“我要证悟”,这样想的话,恐怕很多事情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末法时代中,真正当一个修行人,永远当一个修行人是很困难的,一定需要护法神和上师的加持。从中间要有一个威力,就像世间上当一个比较有位置的领导的话,一方面他自己要有智慧,一方面需要一种财力,还要依靠一些机会,才能上去。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具足一系列的因缘。


我们也这样祈祷,祈祷上师您悲悯垂念我,一定要加持我的相续。


于泊可怖轮回中,苦难芸芸之群生,

祈愿赐予永安乐,殊胜菩提大慰藉。






我们这些漂泊在特别可怕的轮回当中的芸芸众生,只要一心祈祷上师,上师您赐予我们永远的安乐,给我们获大菩提的安慰、大菩提的解脱,应该在上师面前这样祈祷。


五浊猖狂诸损恼,致使徒存虚名已,

现喜刹土之妙欲,祈愿招引于此处。





   

现在五浊猖狂的所有的损害,依靠上师的加持,全部会变成虚名而已。以前《赞戒论》当中讲了:五浊猖狂越来越强的时候,依靠莲花生大师的威力,各种恼害全部会荡然无存。所以,上师如意宝也是经常祈祷莲花生大士。


现喜刹土之妙欲意思是依靠上师的加持,五浊恶世界的所有的违缘、灾难等,这些全部消失。所有的极乐世界清净刹土的妙欲,不共的依靠上师的加持力,全部招引在这里。我们也这样祈祷,祈祷上师以后在修学过程中利益众生的所有的顺缘召集,损害众生以及自己修行中的所有的违缘全部谴除。


应该随时都这样祈祷。这样祈祷的话,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是不可思议的。



【内容拓展】:


摘自《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


在后得吃饭、睡觉、行走、安坐等一切时分,必须转为道用。总之,要具足清净观,转为道用。怀着对上师的恭敬诚信而将乐因乐果和苦因苦果转为道用。如果出现乐因及乐果,感念上师的恩德而虔诚祈祷。不管吃什么喝什么,供养献新而把这一切都看成是上师的大恩大德所致。当遭受苦因和苦果时,要怀着对上师的恭敬诚信而转为道用。如果自己不具备信心、恭敬心等,要祈祷上师,祈求拥有信心和恭敬心等。如果昏昏沉沉,要祈祷上师,倘若掉举,也要祈祷上师,身体的要点、看式也要对治昏沉、掉举相应来调整。如果见解上出现好坏怀疑,要虔诚祈祷上师;修行上出现贤劣境界,要虔诚祈祷上师;行为上出现取舍问题,要虔诚祈祷上师;见修行上出现二取障碍,要虔诚祈祷上师;遭遇病痛、魔障等所有不幸,都要想到这是上师智慧的幻变游舞,进而带着清净观,将妖魔鬼怪等通通观为上师,虔诚祈祷,正如古德所说“身凭信心得恢复,恶缘悉皆转道用”。


归根到底一句话,把一切快乐痛苦,都看成是上师的自性,而满怀感恩戴德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

   



(此十六偈颂,是为利密友班增等个别求解脱者,阿旺罗珠宗美于十六胜生周木蛇年正午时分造。愿增吉祥!)







 密友班增,法王的好几个道歌中都有班增,班增已经圆寂了 ,所以这些道友的功德也是很大的。


是为利密友班增等个别求解脱者,阿旺罗珠宗美于十六胜生周木蛇年正午时分造。愿增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