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地以后,一切分别念和外境全是法身的游舞显现,但没有达到如此境界之前,最好不要想过去、 现在、未来。若是非想不可,就要依靠正知正念将这些念头转为道用,对治方法始终不可缺少,不要随妄念而奔驰,否则,听法和修法肯定无法成功。
——恩师
但听法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有些人身体在经堂中听法,心却早跑到城市里搞非法了,正如藏地俗话所说:“人在寺院里,心在城市中。”这是对假和尚的一种讽刺。或者一边听佛法一边对未来进行计划, 这些对听法都有极大的影响。
包括我们每天讲完《大圆满前行》之后,有几分钟的实修,修行比较差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心都没办法把握,产生这个分别念、那个分别念,自己对自己也非常失望;而以前经常实修的人,就会觉得这易如反掌。
因为这种实修并非完全安住,完全安住的话,细微分别念还是有害,然而我们现在是观察修,比如修人身难得的一个引导文,只要想着它就可以,一旦产生其他分别念,用正知正念把心安住,这不是很困难。
如果从来没有观过心,就像有些小孩从来没有上过学,跑来跑去谁也管不了,可如果在学校里受过老师的教导,稍微有点调皮时,老师一教训马上就听话了。
我们的心也是同样,需要反复地修行、串习,否则,各种分别念此起彼伏,不要说几年、几个月,就连几分钟也无法停止。有些人常常抱怨修行太难,修了一个月,心还没静下来。
的确,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无始以来我们狂象般的心未曾被调伏过,如今只用几天就想让它一下子静下来,也是不太现实。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修、多串习。
关于如何断除分别念,无著菩萨给我们一些很好的窍诀:
一、断除分别过去
尊者说:“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往昔的一切感受,苦也好、乐也好,就像水中的波纹,已经消失无迹、无踪无影了,没有必要再去回忆。
有些出家人总对以前流连忘返:“我过去怎么样谈恋爱,怎么样打仗,怎么样……”有些在家人也喜欢对以前夸夸其谈:“我过去如何如何啊……”跟人聊的时候,一会儿伤心流泪,一会儿欢喜雀跃,像发疯了一样。
无垢光尊者说过,昨天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必要去想这些。如果你非要追忆过去,就应该思维盛衰与离合。比如,过去人声鼎沸的繁华之地,现在沦为一片萧条;过去腰缠万贯之人,现在落魄潦倒、变成乞丐;过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 人,如今飞黄腾达、富甲一方;过去一家人共处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今各奔东西、音信全无……这些无常之理若仔细去想,对修行会有极大的助益。
思维以后你会明白,除了佛法以外,没什么可信赖的,也没什么可靠的。 就像《教王经》中所说,对临终者来讲,唯有佛法才是依靠处、救护者,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嘛尼瓦”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无著菩萨在家时居住于此,这是对当地人的一种教言, 就像我们现在说“东北人啊”、“南方人啊”一样。 所以,在修法或听法时,没有必要一直耽著过去。过去的事情最好谈也不要谈,因为谈了也没有用。如果非要谈,则应与无常观结合起来,这对修法有一定的意义,此时你会感受到,除了佛法,整个世界上没什么可信得过的。
二、断除分别未来
尊者说:“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 对未来的百般筹划打算,就像在旱地上撒网想捕鱼一样,是不现实的黄粱美梦。
藏地有句俗话说:“希望的周围,总环绕着绝望。”有些人去年炒股票、搞房地产,认为今年肯定发财,到时候赚多少钱,再拿这些钱投资什么…… 没想到整个国际上闹金融风暴,席卷到了他的 “领土”,最后美梦彻底破灭。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故应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如果你非要忆念未来,则应思维死期不定。每个众生必定会死,但死亡往往不期而至,因此一想到无常,你便有种强烈的紧迫感,进而精进地积资净障,没有空闲行持非法,不会随随便便散乱放逸。
三、断除分别现在
尊者说:“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 无义嘛尼瓦!”
“暂时”指现在。对于现在的事情也不能太执著,要把它看作如梦如幻、现而无实,任自己如何精勤,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从而应当舍弃一切贪执。
如果你非要想现在不可,那么无论做任何事情,吃饭、走路、说话、睡觉,都不要特别去执著,否则就会产生烦恼。
现在很多人不懂如梦如幻,把什么都看得特别实有,因实执而造各种各样的业,若能以无贪、无执著、空性、 如幻如梦的见解印持,就会知道世俗中的所作所为皆无实义,唯一行持佛法才有意义,此外对来世不利的非法恶业更要抛弃。
四、总结
尊者说:“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
颂词中的“三毒”,从上下文的连贯来看, 应该是“三世”。我看了意科喇嘛的《前行讲记》, 里面也说是“三世”,这样比较好解释。因为刚才讲了过去、未来、现在,这是对前面的总结。在藏文中,“三毒”与“三世”只是一个后加字的区别。
总而言之,后得(出定)时一定要调伏三世分别念。平时听法或者修行,不要忆念过去的种种,想这些也没有什么用;不要随念现在,以种种分别念扰乱自己;不要妄想未来,应舍弃一切虚幻的梦想。
我们作为凡夫人,未来对善法的筹划少得可怜,对非法的打算不胜枚举。
你得地以后,一切分别念和外境全是法身的游舞显现,但没有达到如此境界之前,最好不要想过去、 现在、未来。若是非想不可,就要依靠正知正念将这些念头转为道用,对治方法始终不可缺少,不要随妄念而奔驰,否则,听法和修法肯定无法成功。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