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生活很好,但不必刻意追求苦行
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开始讲今天的课,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
我们学《佛说稻秆经》,学完了以后要去思考,然后去修行、消化,消化完了以后,我们要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一切为了什么呢?需要有一个总的目标,是什么呢?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的动机。
菩提心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现在虽然我们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有很高的境界,但是至少大家知道,学佛就是要利益众生,这一点大家都有概念,不但有这个概念,而且很多人也希望自己有能力去利益众生,很多人确实发自内心地这么想,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这就是我们传法讲法的结果。
对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来说,自己学佛修行,在这个上面用功,花了很多的时间,结果确实非常重要,只要有这样的菩提心,哪怕不是很标准的菩提心,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没有白来,非常有意义。所以我们平时把菩提心作为我们修行的核心、基础,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大家也要发菩提心,为了让天下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能够最终获得解脱成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要成佛,我成佛以后才可以让这么多的众生离苦得乐,否则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要成佛,为了成佛要学习、修行。不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世俗各种各样的利益而学佛。
目前绝大多数都是世俗人学佛,虽然在学佛,但是在学佛的道路上不一定有很高的境界。在这个时候,在这个阶段,我们有一些世俗的想法和需求非常正常,并不是说不允许有这样的需求。如果说不允许有,我们大家也做不到,这是凡夫普通人的常态,并不是说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只要能够发菩提心,能够利益众生,能够有利他的心,那我们自己个人的所有事情,该有的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以修行的时候,目的一定要放在利他之上,这个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讲《佛说稻秆经》的最后一堂课,最后一堂课里面讲什么呢?就是讲缘起。《佛说稻秆经》当中讲的十二缘起精通、证悟了以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就是讲这个。
就像《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讲的,《佛说稻秆经》是弥勒菩萨讲的,但是不管是《心经》《稻秆经》都是佛的加持,佛的力量让弥勒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去说。虽然《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佛说稻秆经》是弥勒菩萨说的,但是实际上都是佛的加持,佛让他们这么说,所以他们这么讲,因此都叫作佛经,所以这个也叫作《佛说稻秆经》。是有佛的加持,佛的力量,所以说出来,因此叫“佛说”没问题。
尊者舍利子,若复有人,能以正智,常观如来所说因缘之法,
如果有人以证悟的智慧,或者以闻思修的智慧能够观察如来所说的因缘法,因缘法就是我们之前已经讲过的这个因缘法,就是佛讲的这个十二缘起之法,以智慧去理解,不要把它理解为这个不是佛的本意,不能误解,正确地去理解,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呢?
无寿、离寿,
无寿和离寿是什么呢?裸形外道历史非常悠久,佛教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有这个外道,到现在也有。去过印度的人可能都看到过,我们平时在视频、照片上也看到一些裸形外道的修行人,他们是不穿衣服的,裸形外道里面境界稍微比较高一点的人才可以这样不穿衣服。他为什么不穿衣服呢?他们认为身体是轮回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要苦行,通过各种各样的苦行来折磨自己的身体,这样这个身体毁掉了以后,人就不会轮回。
因为这样的原因,外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苦行,甚至用苦行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都有。但佛教认为这个身体不是最主要的,即使把身体毁掉,但内在的无明没有解决的话,随时都有可能诞生新的身体,根本解决不了轮回。如果要把轮回断掉、让它停止,必须要找到它真实的原动力。
我们学了十二缘起以后就看到了,我们的身体是无明和业的一个产物,十二缘起的第一是无明,第二行,第三是识,然后第四就有了名和色,名和色就是我们的身体了。所以身体毁掉了,但是这个前面的无明、行、识,这些没有解决的话,轮回是停不下来的。所以佛教不觉得苦行能够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过稍微比较简单的生活,在这些世俗的生活上不花很多的心思,不花很多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修行,那当然是有成就,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把这个苦行当作一个修行,刻意地去苦行没有用的。
这样的外道叫作裸行外道,现在也有裸形外道,他们的观点就是这样。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