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学子 >> 梦了一世又一世,该醒了!推荐《中观庄严论释》| 科判导读
Back
梦了一世又一世,该醒了!推荐《中观庄严论释》| 科判导读
本书价值
对我们来讲,
自己的本性是什么?
从无始轮回到现在,
我们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三位大德
共同向你揭示一切万法的实相!
本论开显了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影像,揭示了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密意,并指明“在名言中唯识最胜,在胜义中中观为尊”的观点。
我们想要遣除无始以来迷乱于表相的业力,想要发现相背后的实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对于一切万法的实相、空性必须要掌握,掌握之后我们才可以趣入修行。
古今三位
具有超胜影响力的大德
造论者:静命论师
此论的作者,印度佛教、藏传佛教中人们无有异议一致共称的开宗祖师。
释论者:麦彭仁波切
雪域藏地诸教派共称的文殊菩萨的化身,莲花生大士曾授记他将成为“弘扬大圆满的太阳”。
译者:索达吉堪布
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大德。对藏传佛教的法义学修甚深,经多年精心将此论翻译成汉文,并细致讲解。
阅读收获
在名言谛中通过唯识的道理观察开显大乘佛法的广大;在胜义谛中通过空性大中观的道理安立开显大乘的甚深。可令后学者轻而易举对整个大乘的教义获得定解进而证得殊胜菩提。
了知名言中一切万法都是唯心所现,都是唯识的自性,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外境的执著;再进一步通过中观的证理观察抉择就能趣入于真实的实相,即一切万法空性的道理。
《中观庄严论》既宣讲了唯识的窍诀,也宣讲了中观空性的窍诀。
本论疏通了趣入实相的途径:首先是唯识,然后是单空,最后是大中观离戏空。令我们了知如何通过心识趣入实相的殊胜道理,同时在修学时通过这样的方便趣入。
最终你会发现无论怎样显现迷乱,我们从没有离开过空性、佛性,如来藏,都没有离开它的本质。
本论如此之殊胜,祈愿有缘道友发起精进勇猛之心,在三宝的加持下早日通达佛法的精华!
科判导读
识别上图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科判
请购链接
撰文:定解F01/定解F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