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周五菩提暖心电台】你的心,回家了吗? Back

【周五菩提暖心电台】你的心,回家了吗?


人来人往里,最容易走失的,

是自己的心;


把心带回家,不难也不易,

只要你愿意。

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



曾有一位叫尽见的大臣,国王给了他500两黄金,委派他去购买别国最好的东西。他走了很多国家,一直没有买到。


一天,他遇见一位老人在街上喊着:“卖智慧了!谁要买智慧?”

大臣心想,这个东西我们国家没有,就问道:“怎么卖?”

“五百两黄金,要先付款。”


大臣交出黄金后,老人字正腔圆地说道:“这可是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共12个字,你务必记住‘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大臣听后心里直喊冤枉,后悔不迭,认为500两黄金可惜了。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进到卧室,见妻子身旁躺着一个人,不由得心想:“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居然敢红杏出墙,背着我与人通奸!”想到这里,就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抽出宝剑向妻子刺去。忽然,他想起了那12个字,就一边念一边仔细察看,才发现那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原来,今天妻子生病了,母亲是特意来照料她的。


大臣这才醒悟过来,这句话的确是真正的智慧啊!500两黄金岂能与妻子和母亲的性命相比!


世间很多令人后悔之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智慧的缘故,可见不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智慧都是无比珍贵的。




没有禅定,智慧就像风中的灯


经中说: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有了定就能演生出智慧。有些法师、大学生的学习为什么特别好?就是因为:第一他有善良诚实的品德,在这个基础上,他的心沉静稳定。这样,他的智慧就能慢慢成长。如果你心不定,即使有智慧也容易退失。我记得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没有禅定人的智慧就像风中的灯。风中的灯,虽然闪耀美丽,但很快就会被风吹灭。


如果心不寂静,不要说出世间的成就,连世间的快乐也不可能得到。比如你在一个单位上班,心如猿马不能安心,不久就会被老板开除。到了另一个单位,又会如此。朝三暮四或暴躁的人,到哪里都找不到清净的世界。到处是缺憾、纷争、仇恨和痛苦。这就是没有“定”的原因。


现代社会上很多人,不论是企业家、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都心力交瘁。从表面上看,科技发达给人身心带来诸多便利。但是,科学越发达,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贪得无厌。即使拥有再多也是欲壑难填。在短暂的一生中,一直不断地向前追逐,直至生命终结。


有些人可能是前世习气,或者今生没有修心,他的心非常急躁、任性、无法控制。无论做什么事,一不顺心就大发脾气,生嗔恨心;或者陷入极大的忧悲和苦恼;有些人分别念特别重,想象力格外丰富,一点点小事就歇斯底里,无缘无故就大声哭泣,这样的人非常需要禅修。


每天放松身心,禅坐一个小时,对缓解疲劳和紧张的情绪,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学习禅坐,把心带回家

学习禅坐,是你这辈子所能给自己最大的礼物。唯有透过禅修,你才能踏上发掘真性的旅程,因而找到你想活得好、死得安详所必须的定力和信心。禅修是通往觉悟之路。


大体来说,我们都远离了真正的自我,在无歇止的活动中浪费生命; 而禅坐可以带我们回到真我,超越我们的习气,让我们真正体悟和品尝我们 的整体生命。我们的生命都消耗在紧张焦虑的奋斗上,消耗在讲求速度和打拼的漩涡中,消耗在竞争、执取、拥有和成就上,永远以身外的活动和先入 为主的偏见让自己喘不过气来。禅坐刚好相反,它完全改变我们「正常的」 运作模式,因为禅坐就是无牵无挂的境界,没有竞争,没有想要去拥有或执取的欲望,没有紧张焦虑的奋斗,没有成就的渴望:这是一种没有野心的境界,既不接受也不拒绝,既不希望也不害怕;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慢慢纾解束缚的气氛,把一切情绪和观念,化为自然素朴的虚空。


禅坐是为了唤醒我们自己像天空般的心性,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真面目——不变的、构成整体生死根本的纯净觉性。


由于忙碌和散乱的心,长久以来我们就已经看不见内心深处的自性了,然而在禅坐的寂静中,我们却可以瞥见它,而且回归自性。我们的心,竟然 无法保持片刻的宁静;我们心,竟是如此焦虑不安,充满成见,以致于有时候,我会认为自己活在现代世界的城市中,就像死后的中阴身似的颠沛流离, 备受煎熬。根据一些资料说,多达百分之十三的美国人心理不正常,这个数字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说明了些什么呢?我们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部分,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不知道应该认同或相信自己的哪一部分。这么多矛盾的声音、指挥和感觉争相控制我们的内心生活,让我们觉得自己散置各处, 没有人留在家里。


而禅坐,就是要把心带回家。


整个禅坐过程可以简化成这三个重点:把你的心带回家、放下、 放松,每句话重点都包含着许多层面的意义。


把你的心带回家,意思是透过正念的修习,把心带进安住的境界。其深义是把你的心转向内在,安息在心性之中。这本身就是最高的禅定。


放下就是把心从执著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因为你认识到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来自执著心的贪欲。在比较深的层次里,由于你越来越了解心性而产生的体悟和信心,可以启发深广而自然的宽容心,让你解脱心里的一切 执著,让心自在无碍,在禅定的启发中溶化掉。


最后,所谓放松就是心要宽广,放松心情。更深入一点来说,放松你自己,进入真正的心性,也就是本觉之中。这种启发的过程,在西藏文的意思是在本觉上放松。这就好象把一撮沙倒在平面上;每一粒沙都自动安顿下来。这就是你在真性中放松的方式,让一切思想和情绪自然地平息融入心性的状态中。


当我禅坐的时候,纽舒堪布的这首诗常常带给我很多灵感:


在自然的大安详中休息吧!

这个精疲力竭的心,

被业力和妄念打击得束手无策,

在惊涛骇浪的无情愤怒中,

在轮回的无边大海中,


在自然的大安详中休息吧! 最重要的是要轻松,尽可能保持自然和旷达。静静地从你习惯性的焦虑自我中溜出,放下一切执著,放松地进入你的真性里。把你平常的、情绪的、被思想驾驭的自我,想象成太阳底下的冰块或牛油。如果你正感到僵硬寒冷,就让这种侵扰在禅定的阳光下溶掉。让安详对你产生作用,以便将你的散乱心集中到安住的正念中,并在你的内心唤醒明见(clear seeing)的觉醒和观慧。你将发现你的一切负面心态全缴械了,你的侵扰溶解了,你的混乱慢慢蒸发了,如浓雾溶进你那广大无瑕、绝对自性的天空中一般。


静静坐着,躯干挺直不动,禁语,心情平静,让一切思想和情绪来了又走,什么都不要执著。 这种境界感觉起来像什么呢?敦珠仁波切经常说,就像一个人在野外做了一整天的苦工回到家,一骨碌坐到火炉前心爱的椅子里。他已经工作一整天,知道自己已经做完了想做的事;没有什么还要担忧的,也没有什么还未完成的,他可以完全放下一切牵挂,满足,自在。


因此,当你禅坐时,重要的是创造正确的内心环境。一切挣扎和奋斗都来自狭隘的心境,所以创造那种正确的环境,有助于你达到真正的禅定。 当幽默和旷达呈现时,禅定不费吹灰之力就生起了。


如果你发现位居于闹市的家中,不容易禅修,你要有创意,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泉源。为了让你的心静下来,你可以在破晓时分到公园散步,或观赏园中玫瑰花上的露珠。你可以躺在地上,仰望天空,让你的心扩展到浩瀚的太虚,让外界的天空在你的心里唤醒另一片天空。你可以站在溪边,让你的心与溪水的奔流融合在一起,与潺潺水声合而为一。你可以站在瀑布边,让它具有疗效的笑声净化你的心灵。你可以在沙滩上散步, 让海风甜蜜地吹拂你的脸。你可以赞叹,并利用月光之美安静你的心。你可以坐在湖边或花园中,静静地呼吸,当月亮在无云的夜空庄严而缓缓升起时, 让你的心静谧下来。


一切都可以用来成就禅修。一个微笑,地下道的一张脸,从水泥步道 裂缝中开出的一朵小花,一块悬挂在商店橱窗的美丽布料,阳光映照窗台花 盆的样子。随时发现美或优雅的足迹。随时保持清醒,对「默然所发出的消息」献上每一个喜悦。


慢慢的,你将能够掌握你自己的喜悦,调酌你自己的欢乐,拥有各种方法,可以提升、鼓舞、照耀和启发你的每个呼吸和动作。

如何才是个伟大的修行人?


一位活在当下,随时面对自己真我的人,一位发现并持续流露灵感泉源的人。

 

摘自整理于索达吉堪布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禅修主题演讲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索达吉堪布所著《旅途脚印》

索甲仁波切所著《西藏生死书》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