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有问有答】如来藏自性清净如水,由无明风起,那么无明风是怎么来的?生起的可能性在哪儿? Back

【有问有答】如来藏自性清净如水,由无明风起,那么无明风是怎么来的?生起的可能性在哪儿?

问:


汉传佛教常以比喻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如水,由无明风起,产生了假有的波浪,波浪也是水性。我的问题是,无明风是怎么来的?生起的可能性在哪儿?


索达吉堪布答:


对如来藏与无明的问题,佛教中有水和波浪的比喻:大海的水,喻如来藏光明、无为、寂灭的本体,波浪喻无明;也有虚空和乌云的比喻:虚空喻体,乌云喻无明分别。

无明是怎么来的?

 

它是忽然性的。就像波浪,和大海的体相对,它是忽然起的;就像乌云,从虚空这一无为法、不变更的本体来看,乌云是忽然起的、暂时的。因此,如来藏的本体恒常,而无明烦恼则可以分离。不过一个被无明所困的人,只有通过修道来到十地末位,无明所包括的一切分别心识,才会由粗到细渐次转依离去,从而呈现如来藏的本体光明。

 

这个本体光明是不是新生的——原来没有,成佛了才有?不是。原来就有,到了佛地只是现前它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其他的本体重新展现。

 

既然原来就有,忽然性的无明又是怎么起的?

 

是依靠因缘起的。不过这种忽然性的起现,以我们粗大的认知发觉不了。就像在无为法的虚空中,有为法的乌云一定是依靠了某种因缘才会起现,但这种起现不易察觉。

 

正因为无明依靠因缘而起,所以它是可以远离的。如来藏的本体常住,只是暂时被无明遮住了而已。

 

那无明和本体是什么关系?

 

禅宗、密宗都认为,就像波涛不离海水一样,当你不认识的时候,大海是大海,寂静不动,波涛是波涛,汹涌澎湃;一旦认识的时候,波涛就是海水。同样,迷的时候,我们认为有种种相的差别;悟的时候才会知道,在实相层面,“起心动念无非智慧”,就像波浪刹那不离海水一样,无明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如来藏的智慧。

 

事实如此,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

 


——恭摘自苏州大学问答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