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59课
Back
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59课
一、科判坐标
二、总义归摄
这一部分都是在讲“护持正知”的方法。前文讲到要先观察三门状态,观察后应当控制,怎么控制呢?应该中止非事(包括断除贪执散漫、无意义的事、烦恼引发之行为等),行持应事(包括具足八种善心、以慈悲心对众生、以幻化观行持善法等)。
本课接着讲,如果没有做到上面这些应断除的和应行持的,该如何对治呢?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暇满人身难得易失。因此,如果未能保持正知,应思维暇满人身难得来对治。既已得人身,应立刻开始利用人身追求真实义,修持正法。实际上,身体不净,无有实意,所以不值得贪执。本课宣讲了“暇满人身”千载难逢,所以我们不能过分贪执身体,应了知利用“暇满人身”好好修持善法的重要性。本课用5组颂词来宣说以上内容:
1、具有十八暇满的人身,经过多生累劫才得到。应劝勉自己努力受持如意宝般的菩提心,不管遇到什么违缘、障碍,这颗心都不能随外境而改变,务必要坚持下去,永不退转,犹如须弥山般毫不动摇。 (详见颂词1)
2、身体没有所贪的精华:
(1)人活着时对身体很贪著,死后为什么对尸体不贪著呢?(详见颂词2)
(2)从身体与心是他体的角度,阐述二者之间毫不相干,故不应该执著它。(详见颂词3)
(3)从身体不洁净的角度,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臭皮囊,宣讲故不应该贪著它。(详见颂词4)
(4)通过智慧总的来观察,从皮肤一直到筋肉、骨头,身体实在没有值得执著的精妙之物。(详见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F14
审核师兄:定解F10/定解F1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