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 · 四则
修安忍的痛苦并不那么严重,而且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我们所受的无义之苦不可计数,现在修安忍的苦行能成办广大利益,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为什么不欣然接受呢?
作为一个凡夫人,对安乐都非常执著,谁也不愿意感受修行的痛苦及遭到怨敌的侮辱诽谤。但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与地狱的寒热之苦、饿鬼的饥渴之苦、旁生的役使之苦比起来,修行人在寂静的地方精进修持、无吃无穿,或者遇到了各种怨敌,这些痛苦简直微不足道,为了解除大痛苦而付出小代价,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安忍的痛苦并不是特别可怕。
另外,安忍还能成办大利益。比如我们冒着严寒每天听一堂课,或者怨敌进行诽谤时没有以牙还牙,反而欣然接受,这种善业的果报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修安忍,对生生世世都有无尽的饶益。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转生为仙人、龙王、鸽子等修菩萨行,为了利益众生,他每次遇到逆境时,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种种苦行。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时,魔王波旬幻化出五百位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加害,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分分秒秒在仙人面前说不悦耳言词,对其进行恶语中伤。但仙人始终以慈心对待他们,从无生出半点恶心,且只观这些人的功德。
换作是我们的话,不要说五百个人五百年中害自己,哪怕一个人一天中找麻烦,自己也会大发雷霆。假如有人早上敲门,无缘无故地诽谤自己,中午又来故伎重施,晚上再来时,有些人就忍无可忍了,一开门便破口大骂:“你有毛病啊?上午来时我是在修安忍;中午我虽然很生气,但也没对你怎么样;现在半夜三更你又来,简直得寸进尺,你认为我是好欺负的吗?……”挽起袖子,就气势汹汹地要打人。其实,作为大乘修行人,面对这种情况时,仍要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中还有一个故事:以前在寂静的森林中,住着一位菩萨化现的犀牛(释迦牟尼佛的因地),它性格忠厚,心怀宽广,具大慈大悲心。附近有一群猴子,每天肆无忌惮地欺负犀牛菩萨:当它睡的时候,猴子全部骑在它身上,当它吃草的时候,猴子百般阻挠不让去吃……整天都是侮辱和戏弄它。但菩萨从不反抗,听之任之。后来,住在树林里的一个夜叉实在忍无可忍,便对菩萨说:“这群可恶的猴子天天害您,您怎么不反击呢?您的角是金刚角,连坚硬的岩石都不堪一击,摧毁这些猴子易如反掌。”但菩萨却说:“猴子们怎么戏弄我,我都不会反抗,它们也非常可怜。依靠它们,我能成就忍辱波罗蜜多,所以我只有报恩,绝不会报仇。”夜叉听后十分佩服,悄然隐身而去。
翻开佛陀因地的这些公案,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平时受到毁谤欺辱,会怎么样对待。我们现在也是因地,还没有作佛,只是发了菩提心,可以叫做菩萨。不管别人无缘无故,还是有缘有故,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这些对境时,应该想一想:“佛陀是怎么样对待众生?我是怎么样对待众生?”这两句话当中,包括了很多甚深的问题,大家应当再三琢磨。
关于舜的故事,《史记》中记载,舜的父亲是个瞎子,生母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喜欢后妻的儿子,总想杀死舜,遇到小过失就要严厉惩罚他。但舜却孝敬父母、友爱弟弟,从来没有松懈怠慢。舜非常聪明,他们想杀舜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总在旁边恭候着。
有一次,舜爬到粮仓顶上去涂泥巴,父亲就在下面放火焚烧粮仓,但舜借助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粮仓上跳下来逃走了。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别处的暗道。挖井挖到深处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从暗道逃开了。他们本以为舜必死无疑,但后来看到舜还活着时,就假惺惺地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们特别想你啊……”他们经常想方设法害舜,但舜不计前嫌,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亲、友爱弟弟。后来他的美名远扬,尧帝知道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让位于他,天下人都归服于舜。舜后来传位给禹也是这样。
舜的有些行为,恐怕我们佛教徒也不一定能做到:父母、弟弟天天害你,并怀有杀你的动机,不仅仅是一个动机,甚至行为上也做了出来,但你还一如既往地对他们好。学了这么多年的大乘佛法,我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能不能忍下来?如果不能,那所谓的安忍完全是口头上的。古代的这些帝王,并没有受过佛法教育,他们尚且能如此安忍、如此厚道,我们相形之下,确实应当觉得汗颜。
莲池大师的《缁门崇行录》中也有一个:佛在世时,有位比丘到珠宝店去化缘。珠宝师刚好在为国王穿珠链,见比丘来乞食,就把宝珠放着,进去拿食物。可是宝珠没有放好,滚到了地上,他家养的一只鹅刚巧进来,就把宝珠吞了。珠宝师出来后不见宝珠,除比丘外别无他人,于是怀疑是比丘偷了。比丘怕鹅被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由宝珠师狠打,打到头破血流,倒在地上。那只鹅又来舔血,珠宝师怒气未消,迁怒于鹅身上,把鹅也打死了。比丘不禁悲伤流泪。珠宝师觉得奇怪,问他何以被打不哭,鹅死反而哭。比丘因鹅已死,遂告之真相。珠宝师打开鹅的身体,果然发现宝珠在其腹中。
大家想一想,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保护一个旁生,以身体甚至性命为代价,能不能这样修安忍?如果能,这就是真正的菩萨,即使什么地位都没有,什么证书都没有,那也当之无愧。不管你是在家身份,还是出家身份,只要为保护一个众生的生命,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所谓的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