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5课
讲记脉络
课前引导
1、“所讲之法”分为“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内加行”,上节课对“共同外前行”中的“暇满难得”第一部分——“思维本性闲暇”进行了宣说,并总说了若要暇满难得的人生具足实义,则应远离的“八无暇”。
2、本课继续以广说的方式宣讲了应远离的“八无暇”,以此思维暇满的人身极为难得,告诫我们珍惜机会,远离懈怠,修持佛法。
讲记脉络
1. 总说,恶趣众生连续不断饱受痛苦,没有修法机会(1-4)
a)以旁生为例,比量可推知,三恶趣众生不具备行持善法的能力,更无闻法和修法因缘
b)三恶趣众生的痛苦远超人间,无有修法的机缘
c)三恶趣众生得人身非常困难,无数劫都闻不到佛法,亦无解脱机会
2. 修好三恶趣的痛苦等加行基础法,生起感受,产生定解(5-7)
a)打牢加行基础,再修学大法,对自相续有利,否则境界也不会平白无故现前
b)发融入于心,产生定解,对三恶趣生起厌离心
1. 分类1:外道,不信仰佛教的边地
a)特点:数量众多,还有很多陋习(1)
b)正确态度:头脑清醒,坚定佛教立场,与非佛教徒和睦相处(2-5)
① 各种宗教不应混为一谈
② 见解不与外道混为一体
③ 对非佛教徒也无需怒目相向
2. 分类2:造恶严重的地方
a)特点:(6)
i. 兴旺发达、极其繁华
ii. 是佛法边地
b)表现:(7-9)
i. 行为与正法背道而驰、违背伦理
ii. 造恶极其容易
c)对治:(10-15)
i. 对现在生活进行反思,不与不信因果的断见派同流合污
ii. 避免贪嗔痴的信息染污自己的意识
iii. 减少琐事,系统闻思修
1. 特点:
a)时间长:八万大劫或五百劫中
b)状态:安住无念
2. 对治方法:以闻思修指引修证、印证境界,避免凭想象坐禅,误入歧途
3. 过患:
a)引业穷尽,以邪见之因而下堕恶趣
b)在无念禅定或放逸享乐中,无有修法的机会
1. 置身佛法之外,持有常见、断见的外道
a)过患:自相续被染污,对正法生不起信解
b)现状:受护地母十二尊的护佑,藏地很少有外道
2. 引申: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者,与外道无异,也没有修法的机会
a)自相续被染污,看不到上师的功德,不但得不到利益,还有害处
b)以清净心依止上师,勿生邪见
i. 佛法本身的加持极大
ii. 若心的清净,依止时间再长也未必有利
iii. 生邪见的果报很可怕
1. 表现:听不到三宝名号,远离正法光明
2. 珍惜此时闲暇:生于佛出世的明劫,佛陀三转法轮,佛法没有隐没
1. 定义:
a)不具备“知言解义”的哑巴
b)意根喑哑之人
2. 特例:自认为很笨,但对善法多少会懂一点,则不算无暇之处
1. 以难得之心来珍惜暇满人生
2. 远离懈怠和放逸,珍惜缘分,克服违缘,精进行持闻法等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