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四种坚强的助缘能帮我们铲除懒惰
勤利生助缘,
信解坚喜舍,
畏苦思利益,
能生希求力。
增进精进利益众生,必须要具足四种助缘(也叫四种力),即信解、坚毅、欢喜和放舍。这四种助缘依靠什么而产生的呢?全部依靠希求力 。希求力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畏惧轮回的痛苦,思维解脱的利益。
打个比方说,国王为了降伏敌对势力,要依赖强大的四种军队。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要强化军事力量,否则很容易被他国吞并。如果放弃了军事权,想增上力量、制服敌人根本没办法,因此国家主席往往是军委主席,原因也在这里。
同样,我们要铲除三大懒惰之敌军,也必须靠四种坚强的助缘。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也不是这个金刚道友、那个金刚道友,而是喜欢睡懒觉,早上不起来。那么通过什么军队来战胜呢?就是信解力、坚毅力、欢喜力和放舍力。
所谓的信解力,在《阿毗达磨论》中跟希求力的概念不同 ,但在这里,是指对利益众生的大乘佛法具有强烈的希求心。正如《前行》所言,如果没有希求心,对正法毫无兴趣,就像在饿狗面前放青草一样,自相续也不会生起点滴功德。所以,大家首先要对法有希求心:“这个法特别好,我一定要得到!”这就叫做信解力。
光有一个希求心不行,还要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行持,这叫坚毅力。做任何事情若没有稳重的心态,今天做一点,明天就半途而废,怎么会做得圆满呢?所以必须要有一种坚毅力。自信、佛慢也可以包括在这里面。
第三个是欢喜力,即对大乘佛法有不共的欢喜心。前面是要希求它,但没有欢喜心的希求也不行。前段时间我问有些发心人员:“白天晚上都这样干,你们很辛苦吧?”“没事,我们有这方面的特长,还是很愿意做点事情。”这说明他们有欢喜心,有了欢喜心的话,也是对治烦恼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最后一个是放舍力,也就是说,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有时候身心疲倦或者身体生病,那就应该放松一下、休息一会儿,或者出去看看病,千万不要想:“死就死吧,我要做到最后一口气!”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当然,放舍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今天养养身体,明天放松放松,后天调节调节,一辈子都在休息,这样也不好。稍微缓解一下,觉得可以了马上再精进,不能一直放下去,这一点下面也有广说。
在梵语中,缘和力是一个意思,所以这四种助缘又叫四种力。我们应依靠这四种力来断除懈怠,行持善法。正如刚才所说,若想生起这四种力,主要是依靠希求力,希求力的根本因则是畏惧轮回的痛苦和思维解脱的利益。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作为一个人,应该对好的方面有一种向往和精进,对不好的方面,尽量地把它舍弃,如果实在舍弃不了,自己在心里好好忏悔,这是具有智慧人的做法。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