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追求对生命有真实利益的智慧 Back

【大学演讲】追求对生命有真实利益的智慧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7-03

综上所述,若有人问佛陀:“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陀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会说:对感情不要太执著了,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些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我经常跟许多大学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劝勉大家追求对生命有真实利益的智慧。这种智慧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它,即使你读破万卷书,也不一定能带来什么利益。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有些大学生挺可怜,他们学问确实不错,但从来没有学过佛法,不懂得佛教的道理,所以始终搞不明白一些关键问题,遇到小小的挫折就痛不欲生,给自他带来了诸多不便。 


其实,且不谈佛教的成佛果、度众生等高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若能懂得一些佛理,比如“万法是无常的,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内心的价值观也会有所改变,这对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人生短短几十年,能遇到真理非常难得。一旦遇到了,就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将来定会后悔莫及。许多人年轻时,一直为了感情、财富而忙碌,从来没有寻求真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开始考虑:“人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如果会,下辈子我变成什么样子?”但这时考虑这些,已经来不及了。 


大家要明白,人死以后,并不像灰飞烟灭一样,什么都消失了,这辈子的身体虽然没了,但灵魂还会延续下去。这一辈子你做人,下一辈子的话,也许做人,也许做其他众生。但不管成为什么,你的生命都会继续存在,而且今生造了什么善恶业,来世必定会成熟相应的苦乐果报。 


关于来世是否存在,现在许多人在这方面都是“文盲”,他们既举不出不存在的理由,也不知道来世如何存在,更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在世间学说中,这些道理基本上没有提及,而在佛教里面,对此就宣说得非常清楚。

 

总之,在胜义层面,佛教认为一切不存在,包括感情也不例外;而在世俗层面,承认感情的存在,不反对正常的感情生活。不过,佛教会提醒人们:感情是无常的,也是痛苦之因,对此不要过于沉迷,不然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实,除了佛陀以外,孔子、庄子等古圣哲也有一些对感情的认识。如果你传统文化学得比较好,对感情也不会那么执著。 


比如,庄子身上发生过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出门,看到一座新坟,一女子手执扇子,对着那座坟连扇不已。庄子问她为何这样做。女人说:“坟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时有遗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须等坟土干了才行。我现在急着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坟,让坟土尽快干。” 


听到这番话,庄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庄妻听后,先是数落那妇人没良心,然后发誓说,如果庄子死了,自己绝不会这么无情。 


天有不测风云,过了几天,庄子突然得急病死了。尸体入棺后,庄妻一身素缟,每天哭哭啼啼地为庄子守丧。几天以后,有个英俊少年来到庄子家,自称是楚国的王孙,想来拜庄子为师。得知庄子刚辞世,那个少年很伤心,表示要为庄子守丧百日。 


因为王孙相貌英俊,在守丧期间,庄妻对他生起了爱意,便托人向他求婚。王孙同意了,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庄子是我老师,我千里迢迢到这里,如果连一面都没见,就太遗憾了。希望你能打开棺材,让我见庄子一面。”按当时习俗,这对死者是非常不敬的。但为了尽快成亲,庄妻答应了他的请求。没想到,一劈开棺材,庄子竟然坐了起来,这时候,王孙也忽然不见了。庄妻这才明白:原来,王孙就是庄子的幻化。她羞愧难当,不久就上吊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世间的恩爱十分无常。不过,有些人明明懂这一点,就是不愿意接受。但有时候也比较讽刺,人越是不愿面对的事情,越有可能会遇到。 


现在的教育中,基本没有讲过如何正确对待感情。在学校里面,老师经常赞叹爱情的伟大,从来不提醒大家感情不顺该怎么办;在学校外面,歌星整天唱恩恩爱爱的情歌,影视上也尽是你侬我侬的镜头。但这样的教育和宣传,给年轻人带来的是利、是弊?大家也应该思考一下。


摘自问佛陀情为何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演讲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7月3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悉尼21点30分-23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维摩诘经》第15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试用平台:

【电脑】

https://www.bsasamaya.com/live-open/play.html

【手机】

http://zblive.ml


本月藏历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

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